2)第047章 北方战争(22)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于妇女和已经退休的老人都被动员起来参加军工生产,但同期德奥集团的工业生产,依然只有不到英法美集团的35%,光是美国一家,就是德奥集团的两倍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策略和计谋都无济于事,德国总参谋部感到自己脖子上的绞索越来越紧,即便鲁登道夫对兴登堡也是坦白地说:“阁下,这场战争到目前为止,我门已经输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争取一个体面的和平条件。”

  但是,有了美国加入的协约国集团并不愿意接受廉价的和平条款,针对威廉二世通过教皇提出的和平,协约国提出了5个前提条件:

  第一,德国从一切被占领土上撤军,所有边界恢复到1914年战争发生前情况,波兰恢复***,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第二,奥匈帝国分解为不同的民族区域,且德奥永不合并;

  第三,德奥军队除个人防身武器之外,解除一切武装,听候协约国编遣——预计军队大幅度复员,德国将不能保持有可能威胁到其他国家可能的军事实力;

  第四,根据战争情况,由德奥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用于支持德国战争的总参谋部和托拉斯企业必须改组……

  不必看后面几条,单就第一条就令德国方面接受不了。威廉二世的底线原本是在西线恢复到战前情况,撑死在阿尔萨斯和洛林让步,依靠东线从俄国处掠夺的领土,德国还能勉强获得战争收益。但协约国的第一个条件就打破了一切幻想。

  于是,总参谋部剩下的工作便是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强化防御体系,消耗协约国的进攻力量。总参谋部的军官根据前一阶段的计算,认为如果按照同样的战损比例,协约国要想攻到德国本土,至少需要付出1200万以上的伤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得出的结论便是德国这场战争永不会失败。

  但是,鲁登道夫和兴登堡都是聪明人,知道这个纯粹是理论意义上的自欺欺人,协约国要付出1200万,德国又要付出多少?随着战线的***,消耗将以加速度呈现,100个人与300个人的力量对比与10个人与30个人的力量对比在比例上是平衡的,但在实际中远不是那么回事,前者的抵抗力量多少还要强于后者。

  况且,即便德国能够承受这样的人员损失,物资和装备如何解决?德国所拥有的物资,除了煤炭和钢铁以外,大都还有9-15个月的库存量,而农产品的库存量就更少,为了度过可怕的饥馑,德国化学家已经开动各方面的脑筋进行人工合成。

  人造黄油、人造橡胶、人造纤维、人造香料、人造糖精等等,但这些都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的困境。

  原本还打算从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