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 战场形势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战场形势

  陈海松打马扬鞭驰骋在张掖各地进行最后准备时,北平和全国的局势一天天恶劣起来。

  事变的第二天双方激烈交火,29军37师219团在团长吉星文指挥下组织还击,夺回卢沟桥。何基沛旅长也率部赶来增援。狡猾的日军立即派出谈判代表前来和平谈判。

  群龙无的29路军在秦德纯主持下不愿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冲突,签订了第一次停火协议。双方商定停止射击,同时将军队各向永定河东西两岸撤退,宛平城防由河北保安部队接替。

  但蓄意逼走29路军的日方七月十日上午派出一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赶来增援。当日下午向219团阵地猛烈炮击,同时起地面进攻。何基沛、吉星文依托阵地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优势沉著应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敌过百。

  日军意识到仅仅依靠华北驻屯军的力量面对强硬起来的29路军很难正面突破,遂改变战术,向国内求援,同时释放和平烟雾,表示愿意和平解决,进行谈判。

  11日晚,被蒋介石严令返回的宋哲元从山东返抵天津。此时的宋哲元还幻想着当他的“华北王”,对日军意图缺乏清醒判断,寄希望于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并与日方签订了第二份停战协定。在他看来目前日本还不至于对中国动全面战争,只要我方表示出善意,做出一些让步,局部解决争端仍有可能,中央军及各方势力就没有进驻平津的借口。

  实际上,此时少壮派军人把持的日本政府已经做出了扩大战争的决策,日军与29路军频繁的交涉只是缓兵之计。日方谈判代表驻华副武官今井武夫少佐接到华北驻屯军命令:“今天东京内阁会议下定重大决心,决定调动国内的三个师团和关东军及朝鲜军的有力部队参与华北问题的解决。

  为了解决中国问题多年来的悬案,现在正是大好机会。所以,当地交涉已经没有进行的必要,如果已经达成协定,也必须坚决撕毁。”

  临泽兵工厂内,陈海松给紧急赶来的侦察连、特战队2oo人讲解了华北形势我军未来的作战区域和可能的作战方式,要求他们提前潜入华北,对以上地域进行地形勘察、绘制地图、侦查敌情,了解当地民情、交通、生活状况。布置了不同区域后侦察连16o人分批骑马离去。

  薛云龙、王凯、赵明、王宇等4o人又进行了一天的城市巷战、冰雪严寒地带特战方法的讲解训练后布置了新任务分两批离去。

  12日刘青山成功手术,为贺子珍取出残留的五块单片。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门在7月16日获悉日方暗地里调集大兵,关东军铃木、酒井两旅团经热河向北平前进,川岸师团进入山海关,向北平以南地区前进,华北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