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8、五年12月27日 晴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拆了吸髓。

  所以,这个折子死活是不可上呈的。但如何维持御史台的公正严明呢?

  作为老臣,御使大夫对这种事定然是早有预案,他先是将桌上的折子摊开,然后又拿了一份新的东西摆在桌上,抄抄改改之后,将东西往下头一扔:“看看吧。”

  那两个菜鸟捡起折子看了起来,上头将宋北云擅自调动士兵、先斩未奏的事写的清清楚楚,但将他驱赶考核使者的事给模糊化了,给了个模棱两可的说法,说是“借口公务繁忙而导致考核无法正常进行”,完全去除了所谓的有意谋逆、欺君之罪,甚至连提都没有提上一句。

  并且在下头直接将宋北云本年度的操行分归零,而行政分因为他的繁忙而暂未考核,等待官家复核。

  “御史台应公正廉明,但却不是那无脑的莽夫。你等风闻奏事不假,但风闻是风闻,臆断是臆断,长安城有哪怕一人说宋北云意图谋反?”御使大夫继续教育道:“风闻之意是要在官家知道之后,我等再来为官家分忧而非官家都不知,我等去给官家找事。”

  两名新手御史仔细阅读了奏章之后,不由得对御史大夫佩服的五体投地,上头虽然只是删节了一些东西,但大致的内容却还是未有改动,可偏偏这样的事实却不但突出了御史台的公正与无助,更是将节外之枝全部修剪而去,留下的只是宋北云本身的问题。

  至于他本身是不是有问题,那的确是有问题,这无可争议。但这个问题并不会影响到西夏的战局更不会联动到最高法典。

  顶多就是罚扣俸禄、薅夺官位,毕竟他本身就是留观查看,今年又犯了事,基本上没有可能不被处置了。

  但处置归处置,哪怕让他去当个司狱,长安的大小事务都得在司狱衙门里办理。

  为官为官,不过便是要给上给下给同僚给天下一个交代,御史台只需要把这个交代给出去,至于最后会变成怎样,那便不是他们的责任了,毕竟一切都是实事求是、一切都是写在规矩本子上的。

  “御史台不怕麻烦,但你们不要去惹那些不应该的麻烦。至于宋北云将你们绑回来这件事,休得再提。”御使大夫再三吩咐道:“战时之事罢了。”

  “是……”

  第二日,这封经过修改的奏章便递交到了朝堂之上,原本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奏章在删减那么十几个字之后,却成为了一封平平无奇的奏章。

  就连文武百官听闻此奏章都有些麻木了,毕竟宋北云嘛,不犯点事那还能叫宋北云?

  不过私自调兵不应该,不过他既是统领长安军政要务,遇到这种事也没法子嘛。

  “诸位爱卿,长安日报想必大家都看了,那西夏国掳我使者,致使我朝廷肱股之臣生死不知,着实可恶。宋北云因此动用长安兵力虽于法不容但情有可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