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章 杀青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世界电影制作的新动向,了解电影工业的流程,对大家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但除了刘林他们,以及张建亚等少数几个对商业片有兴趣的人外,其他人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说,我们是搞电影艺术的,才不去学好莱坞商业片那一套,好莱坞电影就是文化垃圾。

  现在不只是北电如此,国内电影圈的风气都如此,现在学习欧洲、学习新浪潮的观念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反故事、反戏剧化,已经成为电影圈的主流。只有钟惦非、邵牧君等少数电影理论家在强调电影应该重视观众,应该向好莱坞学习。

  许望秋的《锄奸》绝对是去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但在评百花奖的时候,竟然一个奖的都没有,这就是电影界歧视商业片的典型表现。你电影票房高又怎么样,受观众欢迎又怎么样,就是不给你奖。

  今年北影厂导演张华勋拍摄了一部功夫片《神秘的大佛》,电影在内部放映两场之后,遭到了评论家的围攻,什么“艺术格调不高”,什么“充满了庸俗的噱头和蹩脚的形象”,什么“单纯追求票房价值”,什么“搞血淋淋的感官刺激”,什么“芑术的墮落”等等。在这种舆论压力下,中影公司把正在印制的拷贝中断了,甚至传出要禁止《神秘的大佛》上映。

  商业片在这些人眼中就是洪水猛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他们对商业电影基本上就两种态度,要么无视,要么围攻。作为导演你拍是上商业片的,那你就低人一等,在这种情况下,北电学生将商业电影视为瘟疫,避之不及,自然就不奇怪了。

  许望秋对此很无奈,如果是单独面对任何一个评论家,他都有信心把对方按在地上摩擦,可现在他面对的是评论界,众多的专家和学者,甚至是整个精英阶层。现在国内的电影杂志有几十种,每期都有大量的评论文章,而这些文章大多在吹捧新浪潮和新现实主义。许望秋是穿越者,不是神仙,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整个精英阶层对商业片的歧视。

  明明知道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会把中国电影推进深渊,可自己却没有太好的办法阻止他们,许望秋觉得特别无力。让他庆幸的是现在有了电影出口公司,可以吸收香江导演拍商业片,更重要的是,刘林、吴知柳他们在自己影响下,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有了深入的认识,知道商业和艺术并不是对立的。以他们的能力和天赋,绝对可以拍出最顶级的商业片来。

  一个小时之后,现场灯光布置完毕。

  副导演过来告诉许望秋,各组都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拍摄了。

  许望秋拿起步话机喊道:“现在开始清场,烟火组准备,其他各组都做好拍摄的准备!”

  除去烟火师在做最后的检查外,其他工作人都退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