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零八章_女帝养成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三彩仕女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这种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鼎盛时期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说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种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认为,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

  唐三彩对中国陶瓷行业的影响

  唐三彩不仅贵在釉色浓艳瑰丽,而且骆驼、马和人物等的造型生动传神,富有生活气息,当时的国际场上,唐三彩就已负有盛名,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出土了大量唐三彩,古董商们将其运至北京,受到了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的重视和古玩商竞相收藏。之后,洛阳地区不断有唐三彩出土,数量之多、质量之美,令人惊叹。

  工艺原理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白、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成型方法

  唐三彩的基本成型方法包括轮制、模制、雕塑三种,在一件器物上,几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轮制,是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质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入土内,上端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旋转,利用轮车的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日用器皿中杯、盘、碗、碟、瓶、炉、壶、罐等,多采用轮制成型。模制,与近代陶瓷制造业中的手法挤浆法相类似。多用于制作形状简单的小件物品。模制成型分单模和合模两种。单模是将泥料放入模子后挤而成,这种单模适合于器物上装饰用的贴花及其他小附件。双模是用两个半模压制后对接而成,合模适用于生活器皿、佣、动物及较复杂的器物构件。雕塑成型多适用于大型的佣类和复杂的器皿。一件较为复杂的三彩器的制作,需要用多种成型手段。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