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五六章 复套之争_锦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数百妇孺便放走了鞑靼国主和一万多鞑子精兵的道理。这笔交易难道是划算的?简直糊涂。”梁储费宏等纷纷附和道。

  宋楠冷冷看着他们,忽然微笑道:“我明白了,诸位内阁大学士和外廷的诸位大人们原来是这么想的,宁愿看着鞑子当面杀光妇孺孩童也是绝不会去救的,我算是明白了,但不知诸位所读的圣贤书中是不是这么教的。下朝之后我倒要命人去街头做个调查,到底是该救还是不该救,是任凭鞑子杀光人质还是想办法先救下百姓然后图之,我们听听百姓是怎么评价的。”

  梁储费宏等人登时无语,宋楠的意思是要大肆宣扬他们这些内阁大学士见死不救的言行,这是要搞臭他们。诚然,在这个问题上,站在大的立场上,为了数百妇孺儿童放了把秃猛可逃走是不明智的行为,但百姓们绝对不这么看,百姓们必会认为救人质为先,那是朝廷对百姓重视的一种体现。有时候民意和国家的利益恰恰走在相反的方向上,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镇国公,你莫拿这样的话来压人,我等是朝廷重臣,首先考虑的该是大明的利益才是,为了几百人放弃抓获敌酋的机会显然是不明智的,这个道理镇国公显然是懂的。但我们也不能说你做的是错的,毕竟守护大明子民也是朝廷的责任,站在某一立场上,老夫还要钦佩你的行为。不过为了谋得声望罔顾朝廷的利益,就这么放走了敌酋,之前镇国公声泪俱下说及的我大明军民死伤之惨重,那岂不是白死了,反倒让敌酋逃了。”

  杨廷和确实有些辩才,抓住的也是宋楠言语之中的软肋所在,既不否定宋楠的行为,显示自己也一样的悲天悯人,但也不忘了站定立场,指出此举的不妥之处。若说别人攻击人都是大刀片子乱砍人的话,杨廷和攻击人就像偷偷拿着小刀子剜肉,一样的致命,却教你难以防备。

  宋楠点头道:“杨首辅说的在理,但请搞清楚我的意图再说,我说过放了把秃猛可逃走了吗?我说过此事没有后续了么?我只说假意言和先救下百姓再说,事实上这次回京我便是要奏请皇上恩准我继续带兵北上,我要打到鞑靼国去,将那把秃猛可的人头取来献给皇上。”

  群臣再次哗然,人人均想:原来宋楠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回京的,他放走把秃猛可为了救下百姓,明显有些妇人之仁,为了弥补这样的错误,他居然要北伐鞑靼国,重新将敌酋擒获。这人若不是有强大的自信,便是有些失心疯了,放走的兔子想抓回来谈何容易。

  杨廷和莞尔笑道:“胡闹,镇国公定是知道朝廷无意再用兵了,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来,以防有人指谪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大可不必如此,和议是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