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0章】 百万官帖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的公开检阅。事实也确实如此,各地都为“人民之友”的义举所感动,很多以前没有支部,很少有会员的县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普通百姓也许永远都搞不清宪政是怎么回事,但他们懂得那些打蓝底五星旗的人都是好人,是来救他们的。

  在另一个战场,随着春节的过去,股票交易所又恢复了正常。开平和开滦的价格战已吸引了报界的目光,天津报界连篇累牍地大幅报道。3月份,开平继续应战,将价格也降到和开滦一样的水平??每吨元,这意味着每卖一吨煤就要亏元,还不包括银行的利息和应缴纳的税收,至于设备折旧那就更加没地方提了。

  消息传出,开平股价跌到85元一股,出现了恐慌性抛盘。开滦也好不到哪里去,夏海燕投入了40万补充流动资金,以便使开滦渡过难关。

  由于涉及到华、洋两种势力的交锋,两开的明争暗斗在民族资产阶级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南通张謇首先表态,凡是购煤一律用开滦的,在他的带动下,一批爱国绅商也跟着表态,“非滦矿之煤不用”。开平与开滦的市场占有率之比从原先的2:1变成了3:2,刘鸿生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在沪、苏一带,挨家挨户地推销煤炭,特别是那些烧开水的老虎灶。当然,更多的商家是哪家便宜用哪家的货,恶性的倾轧式竞争使得诸如河南煤、湘西煤、进口煤都逐步被排挤了出去。整个江南工业界由于煤价下跌,居然出现了“煤炭景气”,利润率提高了不少。

  三周后,又是50万的增资完成,夏海燕将价格下调到了元一吨,股市再起波澜,开平股票进一步跌落到80元,而开滦由于没有交易,仍然维持在50元。英国人通过中间人出面调停,要求停止价格战,被夏海燕笑着拒绝了,进而提出两矿联合的要求。

  经过两天磋商,开平要求以现价收购开滦所有股票,周学熙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反收购,但对方要求以面值,也就是按140元收购,又被沈麒昌拒绝了。谈判破裂后,开平也将价格下调到元每吨。消息传出,股价应声下挫,跌落到70元,而且只有抛盘没有接盘。报纸对此的分析是,这两家不倒掉一家这场价格战是不会收场的。

  在奉天,另一场关于钱的战斗在展开。上次为了抵御蒙匪入侵,秦时竹征得锡良同意而招募了5个营,虽然当初迫于形势,但锡良心里一直不痛快,军饷更不愿爽爽快快地给,已欠了三月有余。秦时竹接到周羽的报告后怒从心头起,真想马上找锡良去理论,想了想,还是忍住了,让老岳父签名,拿了一张100万的官帖,让军需官去官银号换。特意强调,全部换成现大洋用来发军饷。

  锡良正在总督衙门里和奉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