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3章】 最长的一仗(21)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枚,105mm口径炮弹3000发,几乎是将全部库存的特种弹都拿到了前线。

  “林中校……这个,特种弹的威力到底如何?”

  “蔡长官,理论上说,就鄂木斯克这点地方,只要有1000发就可以全部覆盖了。但考虑到城市地形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各样的掩蔽所,效果会打很多折扣,因此必须追加数量,我的意见是将这批弹药分3天实施,第一天4000,第二天4000,第三天3000。”林中校是夜叉部队的负责人,据说是留学归国的高材生,面上看上去文质彬彬的,活脱脱一个知识分子,如果放在其他地方,蔡锷还真不敢将他与夜叉部队联系起来,可现在对方胸口赫然就别着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章。

  “那行,我会安排下去。”蔡锷沉吟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这个……假如全部投下去,会死多少人?”

  “这个说不好……”对方看来也很慎重,想了又想,“国内的实验全部是用动物来做的,虽然德国专家给了一部分德国使用的效果数据,但与目前这种情形存在很大差异。德国的战场实践多半是在开阔地,对战壕有生力量进行杀伤,类似于对一个聚集在城市的敌人进行投掷还没有过先例。另外,风速、温度对特种弹的效果均有很大的影响,微风、温度高更容易让弹药挥发与扩散,目前温度已经足够了,就是风稍微有点大。”

  “那么,你估计有多少人呢?我说的是……大概。”

  “也许……4-5万吧。”林中校估算了一番后,得出了一个数字,“如果人口再密集点,杀伤力会更大。”

  一枚特种弹是普通弹药造价的十余倍,但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效费比也能划得来,蔡锷沉吟了一番,似乎若有所思,但手上的笔如同千钧重量,一下子居然僵持在半空中,落不下去。

  看着蔡锷凝重的脸色,林中校忽然笑了起来:“我知道蔡长官的想法,但残酷又怎么样?战场本来就是残酷的,难道用子弹用炮弹就仁慈一点?我本来有点负罪感,但一想到毛子当年用排枪、马刀对付我们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一想到海兰泡惨案,我所有的不安都消失了——这才是以牙还牙!”

  蔡锷点点头:“你说的不错,倒是我犹豫了。”说罢,他在报告上大笔一挥,签署了同意的字样。

  直到签署完毕,蔡锷都还没有弄明白“同意”两个字的分量。

  对于鄂木斯克的红军来说,白天简直是噩梦般的一天。中国人的轰炸和炮击仿佛无休无止,所有人都只能在各种各样的掩蔽场所里瑟瑟发抖,事实证明,那些看上去结实的土木工事抵挡中小口径还行,在150mm重型榴弹炮,250公斤甚至500公斤的航弹面前,根本就是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