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2章】 最长的一仗(20)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心都有。(百度搜索《》,观看本书最新更新)”

  “吃吧……不怕撑坏就吃。”孙传芳心情显然极好,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一贯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哪里有如此硬气的话来?虽然是秦时竹明确指示,但借自己的口说出来,想必将来也是要青史留名的。他斟酌着词句,“硬话是说了,眼看3天的考虑时间也快到了,对方没个答复,恐怕还是要攻城。”

  “攻城不怕……铁道炮已经运到前线了,明天正好试试威力。”提到这门铁道炮的时候,所有的参谋们都是跃跃欲试,恨不得身临其境以便一睹为快。说起来铁道炮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前几年德国用来攻打巴黎的“巴黎大炮”就是最标准的铁道跑,不过这门标注为“太行山号”的铁道炮有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焦点,就是上面那门口径203mm的火炮是国产自铸的。

  得益于德国的技术输出与扶持,在基本军工领域,中国进步很快,203mm虽然在西方列强眼里算不得什么,可在中国就是一等一的巨炮了,别看早在“镇远”、“定远”时期中国就有305mm口径的舰炮,但那都是舶来品,上面没有一个中国自造的铆钉,而这回“太行山”上的火炮,却是标准的国产货,正经的48倍径8英寸舰炮。当然,整个铁道炮系统还是德国工程师帮着援建的,但从火炮到机车,已经是全套国产了,还不值得大书特书?

  按照何峰为总装拟定的规划,8英寸舰炮技术成熟后,海军就要开始大规模建造巡洋舰,而舰炮顶用与否则是关系巡洋舰有无威力的根本保证——还有什么比现场轰击更好的试验效果呢?所以一听有这样的好机会,硬是将整套装备从包头基地挪到鄂木斯克城外。

  3天的日期很快就到了,布哈林只能无奈地坐等国防军的上门。

  有关谈判条件,对方既然一个字也不允许更改,他也只有实话实说,将消息传导到莫斯科去。当然,他始终认为这并不是北京完全真实意思的表达,外交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是最合理的,哪能一个字也不允许改呢?《布列斯特》条约如此苛刻,列宁也是反复与德国交涉才确定下来的,目前局势可是比当初要好过多了,中国人虽然在远东耀武扬威,可红军已经在欧俄部分站稳了脚跟,按照布哈林的想法,只要把红军主力调过来,中国人哪怕再多也不够打的。倒是这样一个集团军一个集团军的添油战术很容易让中国人各个击破。所以,很多时候他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埋怨托洛茨基、斯大林过于保守的情绪,倘若当初直接大军压境,现在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事情。自然,庞大的后勤保障与物资补给压力被他选择性地予以了遗忘。

  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