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4章】 谋划实业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迹不放而折腾出东西来,也能对某些已半公开化的情报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他们关注的永远是事件背后的用意而不是事件本身。

  “如果你是秦时竹,你认为原来合作中我们犯下的错误是由犯错人自行前去承认比较妥当还是由他人代表解释前去更为释怀呢?”

  “这个,应当是前者。”小林丝毫没有犹豫便回答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支那的老话了。”

  这便是了。花田虽然有过不良记录,但在商言商,也没有什么可以多加抱怨的,而且花田对秦时竹的了解和接触更深,终究还是用生不如用熟!

  “当然,小林君,派花田前去只是表明我们的态度,而不是说真会让他参与谈判。”田中转了个身告诫道,“打通渠道后,满铁会有相应的人员前去,那时就不必你我费心了。”

  “哈依!我的完全明白。”

  接到日方要派人前来合作的消息时,众人正在召开战略会议,听说来人还是花田,秦时竹微微一笑:“前度刘郎这番又来也。”

  “上次吃的苦头还不够?”夏海强大笑,“我见他一次就要羞他一次。”

  众人一通大笑,唯有何峰皱紧了眉头:“恐怕来意不善啊。”

  “是福不用躲,是祸躲不过,见招拆招吧。”秦时竹继续介绍形势走向,“为推动农业的改良,徐世昌专门设立了农业试验场。从国内和日本、美国调取各类麦种在奉天试验,从中挑出适应气候和产量高的在吉林、黑龙江广泛推广……”

  这是徐世昌施政东北的重大决策,当年就初见成效。三年后,东三省的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向境外输出。虽然穿越前后相隔一个世纪有余,但官场的道理却是相通的。徐世昌刚刚倡议,辽阳实业就坚定不移地跟上响应——“社会民众热烈拥护云云……”夏海强的老丈人陈茂德当仁不让,率先在自己农场中推广2万亩,这一番积极态度立即带动了原本存在观望态度的其余绅商、地主,徐世昌喜出望外,私底下极为赞赏。

  “除此之外,徐世昌还从澳洲引进了良种羊等新良种及拖拉机等新农具,并提出了移民屯边的计划,这当中亦承载着可资利用的机会。”

  “我想,在改良农业的热潮下,可以预见东三省大豆出口贸易将更为兴盛,这对大豆加工业是有利的。”何峰刷刷地记下一笔,“根据我提供的冷气榨油机技术资料和工艺流程图样,再加上参考实物,周文富和周文贵兄弟已仿制成功,可以大量生产豆油、豆饼,在商谈对德合作时这是一个有利的砝码。”

  “我倒觉得眼光不能光看着农业。”葛洪义插嘴说,“拖拉机一引进,虽然并不意味着农业机械化,但至少拓展了机械生产的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先从维修起步,逐步过渡到自行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