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7章 北方战争(42)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斯克政权上的分野也显著表明了两个派别存在的巨大矛盾。托洛茨基希望消灭鄂木斯克政权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起码也可以扭转华沙战役以后的红军士气。而斯大林因为没法掌握红军,对托洛茨基认为强化胜利的念头都是不赞同的,他不是出于本能,而是出于立场需要反对托洛茨基的方针,甚至,他还以列宁监护人的身份,抛出列宁不赞同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论调——当然,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斯大林,在内心深处,持有的态度原本可以和托洛茨基一致,之所以反对,只是为了***立场而已。因此,托洛茨基的进攻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赢了,可以满足他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朴素,输了,可以在党内对托洛茨基发起攻击,无论哪种结果,都不会让斯大林感觉一无所获。

  对鄂木斯克政权的进攻,其实中路军提前收到了情报——在这个时候,红军的电报和密码对国防军而言,简直就单纯地令人发笑。但是,蔡锷在做好准备的同时,并没有直接下令让部队顶上。

  经过这两年的接触,他逐渐明白了秦时竹的意见和态度,也知道了鄂木斯克政权后面代表的微妙。原本,秦时竹是希望鄂木斯克政权能够成为他制造俄国内部对立与攻防的政权,利用鄂木斯克政权,中国可以实现更多的目标。但是,高尔察克制止了这种可能,他一方面依靠英国方面,一方面拒绝对中国作出更多的让步,这让逐鹿计划中的一部分设想落空。当然,中国方面也就失去了对鄂木斯克政权大力援助的热情,所有的物资和军火,要么由鄂木斯克用黄金买单,要么让英国人用现金买单,总而言之是不肯做一点亏本生意——这一点各方面都清楚,但哪边都没有多余的话好讲。

  之所以不提前搞掉高尔察克,完全是因为他对***也持有不理睬的态度——原本***方面在进军滨海地区之后,颇有扶持鄂木斯克政权与中国角力的念头,陆尚荣甚至专门安排了战争预案,一旦***的计划得逞,就要对鄂木斯克政权进行预防性战争,以便在局势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提前遏制。不过,基于高尔察克一贯反日的倾向,他牢牢控制住了内部的局势,使得情况并没有朝最不理想的态势发展,也使得这个预案没有了***作空间。

  所以,除非高尔察克开出诱人的条件,蔡锷是不打算出兵援救的——这不是惧怕布尔什维克的攻势,恰恰相反,他对于局势有着更明白的认识,布尔什维克战胜鄂木斯克是势在必然的,中国的用意不在于帮助列强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那样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未必对中国有利。现在中国最要紧的是,通过军事打击和***协调迫使布尔什维克认清目前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