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9章 北方战争(14)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39章北方战争(14)

  对海参崴的战事,大本营有着不太一致的看法,唯一一致的是,尽快拿下海参崴,封闭西伯利亚铁路,杜绝***的觊觎,主要的分歧焦点,在于时间和战法。

  高尔察克离京之后,虽然留下了等他到临时政府汇报后再做决定的尾巴,但再愚笨的人也能知道,这不过就是高尔察克的推脱之词罢了。当然,板子不能都打在高尔察克身上,他不过就是一个***者,即便身上有英国人的支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从***到鄂木斯克,即便一切顺利,也差不多需要几天的功夫,临时政府再讨论,再研究,再返回其他结果,必然造成时间的大量延迟。

  陈宦就认为,事不宜迟,赶紧动手,反正无论临时政府答应与否,海参崴是一定要拿下的,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必须掌握在我们手中。

  蒋方震等人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焦点就认为,在海参崴不仅有俄军2个师,共计万左右的兵力,而且还有英法美三国的外交人员、侨民和军舰,贸然开战,是极大的国际纠纷,是自我扩大危机的问题,很可能引起各国反弹。***正愁找不到理由加以干涉,这样一来,便有充分的借口了。

  陈宦当然有陈宦的道理,海参崴防御完善,防守兵力虽然不充足,但毕竟也有2万多人,更何况,驻守海参崴的不是毫无战斗力的新兵队伍,而是有一批骨干士兵的,比起赤塔、伯力等地来,防守力量算是上升了一个数量级。给予海参崴的时间越多,敌人的防御只能越完善,工事只会更加坚固,到时候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到了那个时候,打不下来或者付出惨重损失的代价更会造成国际冲击,甚至会刺激***的野心,影响逐鹿行动的下一步开展。

  蒋方震坚持的立场是,***重于军事,既然通告各国撤离的告示也已经发了,应该准许一定的时间,另外,高尔察克虽然没有答应,但毕竟临时政府表态可以谈一下,这点空间,需要给英国人留住面子,避免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秦时竹一时之间也是拿不了主意,从军事上说,早打比迟打有利;从***上说,迟打比早打有利。会一脸开了三次,每次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前线对海参崴的包围圈逐渐收紧,各国撤离的人员也陆续在走,不要说一般的基层将士,就是东路军总指挥蓝天蔚,也在焦急地等待大本营方面的消息。

  第四次会上,秦时竹表态道:“今天的会议,一定要达成统一思想,决定海参崴的战事走向,讨论不成的,我们最后进行表决。”

  按照常理,军事指挥,最忌分头协商,***决策,容易贻误战机,但海参崴情况特殊,秦时竹自己也是决心南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