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8章 血色辽阳(7)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58章血色辽阳(7)

  其实,在冈市的授意之下,陆军发给山本首相的战报其实是掺了水的,掺水的部位就在于“全面”二字。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中日在辽东地区的厮杀都不是一场蓄谋已久、准备妥当的大战,倒像是两个斗狠斗勇之人突如其来的碰撞。日本参谋本部有关东北的地形和风物再熟悉,各种作战预案再充分,也抵不上一个根本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后勤。

  原本在日军心目中,山东地区的对德一击足以在短期内完成,因此非但神尾师团的后勤物资调集算不上充分,便是各类物资准备和转运都没有真正地上紧发条。但随着神尾师团的灰飞烟灭和紧急增兵,各种各样的篓子便开始显现出来,要么是物资的种类储备不够丰富,要么是转运的力量和港口设施存在脱节,要么干脆就是什么都没有——作为一个动不动以国运相赌的国家,日本对于作战物资的储备充满了功利性质。

  战时,恨不得所有的力量都用足,容不得半点松懈;平时,恨不得所有的力量都用于经济生活,容不得半点闲置。日本的动员体系固然远较中国富有成效,但也带来了根深蒂固的毛病,怎么看怎么都是小家子气。熟谙日人心理,日本士官学校出身的一大批中国高级将领对这个弊端心知肚明,无论蒋方震也好,张绍曾也罢,都准确地估计到了日本能投入战争兵力的有限——因为,这只是欧战带来的附属品,根本不是10年前或者20年前那两场生死相搏的大战。

  所以,所谓全面发起对辽阳的进攻,其实只是关东军一家的力战,朝鲜军和其余两个师团。在关东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距离指定位置还有好几天。

  那么,为什么不等全部兵力调齐了再动手呢?

  这就是山本那2个月地紧箍咒在作怪,这个期限从日军增援部队登陆朝鲜开始算起,到辽阳战役拉开架势准备大干一番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面对庄、复地区的教训和其他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冈市只能强压前线部队在兵力尚未齐全之前就展开进攻。

  关东军师团长大谷喜久蔵中将虽然在辽东战事一开始的时候便决意马上进攻,但其实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一些护路的兵力散布在从长春到旅大铁路沿线上,要么被国防军就地解决,要么在经过激烈的交战而被国防军歼灭,关东军虽然号称一个满编师团,但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被敲掉的兵力就达到2个多大队,在庄、复一线以及沿南满铁路推进的战斗过程中,又有2个多大队地兵力被消灭,一番计较下来。已经有一个多联队的作战兵力被国防军解决。

  除了兵力上的缺陷之外,后勤保障也是困难重重,虽然第五师团打通了南满铁路,但面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