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东线战事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羽饰的帽子,捕猎野猪和鹿,有时也会有一只俄国麋子天真烂漫地踱过国界送上来做皇帝陛下的枪靶子。

  在东普鲁士,普鲁士的历代君主加冕登基之地地“国王城”便在它的境内。德国人岂肯轻易把它放弃。沿安格拉普河,一直穿过因斯特堡峡口,都已精心修筑了防御工事;在东部沼泽地区,道路都建成高出地面的堤道,因此可以将敌人约束在高于平地的狭小堤上。此外,整个东普鲁士铁路网纵横交错,守军便于运动,可以从一条战线迅速转移到另一条战线。迎击敌军的任何一翼。

  虽然德皇强调优先解决法国人,东普鲁士可以放一放,但是,没有一个德国高层会真地相信威廉二世的取舍,小毛奇最多也只能腹谤。当初通过史里芬计划的时候,对于东普鲁士还无须如此担心,因为当时估计,俄国势须在远东保持巨大兵力以防日本。

  但是。现在不但日本站在了德国的对立面。连一直以为15天完成不了动员地俄国,也出动了50万军队向东普鲁士进军。

  8月12日拂晓。莱宁坎普将军的第一集团军的一支先遣部队,在主力推进之前,拉开了入侵东普鲁士的战幕,占领了德境内的马格拉博瓦镇。俄国人跃马鸣枪,穿过郊区和进入空旷的集市广场时,发现该镇没有设防,德军已经撤走。商店关门闭户,只是些居民在窗内张望。在农村,居民们在先遣骑兵队到达和战斗打响之前,仿佛经过事先安排似的,都已仓卒逃走一空。

  在向前推进的第一个早晨,俄国人看到沿着他们前进路线升起了柱柱黑烟,走到临近一看,并不是逃走地物主在焚毁庄园和房舍,而是一堆堆的草料在燃烧,作为信号,标明入侵者前进方向。德国人曾作过系统准备的迹象在在可见。山顶上有木料搭建的了望塔;当地农村十二岁到十四岁担任通讯员的男孩子都发有自行车;派作密探的德国兵都伪装成农民,有的甚至打扮成农村妇女。

  莱宁坎普将军在接到戈尔科将军关于市镇撤空、居民逃走以及据他推断德国人在维斯瓦河基地以东地区不打算进行认真抵抗的报告后,更热衷于勇往直前,他不顾西北集团军群司令吉林斯基将军地告诫,赶紧集中了三个兵团和五个半骑兵师,于8月17日展开攻势。二十万人地第一集团军越过了边界。它的目标是距边界50公里地因斯特堡峡口,峡口是一片约40公里阔的开阔地,北至柯尼斯堡要塞区,南至马祖里湖区。在这里,第一集团军将可以如所希望地与德军主力作战,直至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由南边绕过湖的障碍,从翼侧和后方给德军以决定性的打击。

  可是,由于俄属波兰和东普鲁士之间没有横贯东西的铁路,所以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