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见招拆招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做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既然对方可能初步判明我们的动向,我们就不妨来个将计就计,就地转换佯攻、主攻角色,南北两处就地由佯攻变为主攻。中央由主攻变为佯攻,不管怎么说,我们舰队的移动速度远远高过支那人的步兵移动速度,我完全有把握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打垮他们!”

  加藤点了点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应对办法,他立即命令部队遵照执行,同时还不忘补充一句:“水上飞机轮流起飞、升空警戒,驱逐并击落一切华军侦察机……”

  如同两个高明的棋手,在小心翼翼地下完第一回合后立即对彼此地实力有了计较。在郭松龄看来,虽然鬼子自我吹嘘的厉害,但在上午的战斗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反而验证了他对日军战术呆板、僵硬的评价;在神尾看来。不管是中央突破还是两翼登陆,目的只有一个——突破华军防线,从上午来看,华军地抵抗并不激烈,完全靠了雷区的掩护才取得了重大战果,但雷区终究是一次性的防御武器,只要皇军使出全力,必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粉碎支那人地抵抗。变中央突破为两翼包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可能围歼大量敌军,他深信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于是在中央阵地上。中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层层推进,在舰炮火力掩护下,不顾雷区的大量杀伤进攻华军的预设阵地,拼命做出主力在此的假象。国防军则节节抵抗,以预设工事为主要手段迟滞日军推进,争取用最小的牺牲大量杀伤敌人,同时让对方确信国防军的主力已被日军成功地调动到了这里。

  只是,日军一直找不到国防军地炮兵阵地,也没有遭到类似前次的密集的中大口径火炮袭击,这隐蔽的炮兵群到底哪里去了呢?日军百思不得其解,国防军的步兵也纳闷不已,只听见小鬼子猛开炮,我们的大炮怎么不还击?

  土岭下面的11师指挥部里,电话铃声响个不停,郭松龄在沙盘前驻足观看,参谋军官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双方态势。

  “北路日军先锋部队已冲过万家集,距离海岸超过10里……南路日军最远到达何家铺,然后折向东北方,目前距离我军3里。”随着前线地报告,参谋人员不断移动标识为日军地小太阳旗,只见太阳旗从海里开始,慢慢地插到海岸线,然后又呈现扇形闪开局面向内陆扩展并推进,而标识为国防军的祖国之盾军旗则有意识地开始收缩,并向内线集中。

  此时此刻地郭松龄心里最想说的话只有两句。第一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第二句,“战争最恒古不变的秘诀就在于,最大限度的集中自身兵力同时尽最大可能分散敌人兵力。”日军的虽然气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