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4章 北洋大学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窗前走廊的一排外,白天非用电灯不可。一大间地中间是起坐处,中间有一大火炉,因为隔离的板壁并不到顶,此炉使全舍温暖而有余,另外还有一个空间作洗漱间。

  秦、葛两人面面相觑。后世的大学,学生住宿条件不知好上这等环境几倍,学生的钻研精神却远远不及前贤。想到王宠惠、马寅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才,更令人唏嘘不已。

  王邵廉补充道:“初进学校的学生一定得住黑间,年级渐高,就可迁住较好的临窗房间。在自修或就寝时,把布帘拉上,就没人扰乱。围聚在起坐处又如一家人。”

  “少泉兄。如此地方。灯光黑暗、环境恶劣,似乎不利于学生成长……”

  “这个嘛……不瞒总统说。学校没钱,只能集中财力用于教学、科研,无力对学生宿舍进行修缮,另一方面,王校长一直认为,艰苦的环境有利于磨练学生地品质。”一旁的斋务主任替王邵廉回答了秦时竹的问题。按照民国《大学令》章程,斋务主任分管编定学生住宿,管理斋舍内秩序及卫生,预防斋舍内火灾及其他危险,稽查学生在斋台内有无不规则行动,管理讲室、食堂、浴室及病室、洗漱室之清洁及秩序。

  “艰苦的环境确实能磨练人的意志,但我主要怕光线昏暗把学生地眼睛搞坏,虽然可以佩戴眼镜,毕竟不甚方便,能加以改良就加以改良。”众人在宿舍溜了一圈,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都去教室上课或自习去了,可见学风之严谨。宿舍虽然简陋,但都干干净净、物品摆放也十分整齐,秦时竹和葛洪义是频频点头――做的比他们当学生的时候好多了!

  随即又去参观食堂。

  “本校学生地膳食,最早是由学校力理,后来因屡闹膳潮,学校遂交学生自组膳团办理,其厨师、采购、煤水等则由学校供应。这样喜欢吃好的或吃省的都听取自便,学生自组膳团四五个,伙食费从二元到六元不等,学生参加哪一膳团或退出也自便。”这样的就餐方式,倒是让从后世而来的秦时竹和葛洪义大开眼界――在他们那个时代,哪有学校食堂不想方设法赚学生钱的?

  葛洪义笑道:“每月六元?这个伙食标准可不低!国防军的伙食费好像是4元一月。”

  “是,依现时的物价,每月六元伙食费是最高地,同学私底下称之为‘贵族’膳团。”王邵廉讲到此节也是微笑不已,“本校向以朴实无华、刻苦节约著称。这种质朴风气,表现于学生们的衣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一般同学均衣着朴素,而怡然自得,绝无竞逐时尚、讲求服饰的陋习。同学品评人物的标准,是德行学问如何,对于浮奢表现,反有不屑一视之意向。新生入学,间有少数衣履稍涉浮华。必为大众歧视,而受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