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8章 赤字窟窿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竹不解。

  “盐税收入确实不少,前清时期在7000万元以上,今岁也有此数。但政府从盐税中获取的收入少得可怜,不到900万。”

  “这又是为何?”

  “首先,北疆盐税改革,改转运税为生产税,中央不能控制,而以往借款抵押大都以盐税为质,收入减少后偿付外债却不减少,故而中央政府能捞到的盐余就更少了。大总统问我为何如此之少。我倒还想知道北疆的盐税用到哪里去了?”梁士怡毫不客气地将了秦时竹一军。

  “这个嘛,北疆盐税改革,部分冲抵了外国借款,部分用于了战争经费。”秦时竹扳指头说道,“光是同俄国人地边境冲突,前前后后就花去了700多万,袁世凯只给了我100万,加上民众捐款100万。剩下500多万都是北疆自掏腰包的……不管怎么说。盐税总是要改革的,必须废除引岸制度。实现自由贩运。”

  周学熙苦笑,他家持有大量的引票,这一废除可谓伤筋动骨,原本北疆改革的时候他已有些慌乱,现在秦时竹这么一说,更是担心了。秦时竹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盐税改革一事,我们当中牵涉最大一是季老,二是辑之,你们两是不是不放心?”

  周学熙想点头,想想不妥,就僵在那里,没点下去。张謇开口:“盐税改革,我是赞同的,也鼓吹了那么多年,但毕竟牵涉到既得利益,不能不慎重。北疆当时因为基础好,改革方便,两淮的引票可是盐商们花大价钱买来地,说作废就作废,恐怕……”

  秦时竹冷笑一声:“无非是鼠目寸光,看不到长远利益罢了。本来辽宁盐商也是哭天喊地的,结果改革后,负担减轻了,赚得更多了,去年光是日本的买卖就做了不少,让他们再换回来都不肯。更主要的是,人民的负担也减轻了。等长芦的盐税也改革完毕后,我看两淮的能顶到几时,再顶下去,他们的市场全部要被长芦盐、东北盐占领,他们那些引票还是要作废。”

  张謇打了个寒战,这釜底抽薪可是太厉害了,看来总统是下了决心,硬顶是不行地,还不如照例改制,说不定还能捞到实惠。

  “季老,盐政的事务,您是行家,懂得也比我多。我的考虑是:辽宁盐、长芦盐成本虽然要比两淮盐低,但一旦两淮也完成改革,这中间的差异就不明显,再者两广、云贵的制盐成本还要高过他处,你们难道连他们也竞争不过?现在地情况很明确,两淮不改,那么依旧是高税负,一旦自由贩运,北方不用说,我估计连江西、两湖的市场都得让北方盐占领……那样子,辑之可要偷着笑了。”

  周学熙心里在暗暗盘算,如果拖着不办,北方的市场必然让辽宁盐占据,长芦盐算是完了。如果顺应改革,虽然短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