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泄露天机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又不得不从意土战争谈起。

  1911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趁英、法、德三国互相倾轧。无暇他顾的时机,发动了旨在吞并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地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由于意大利事先已和俄国缔结了《拉匡斯基协定》,并得到了法国的谅解。再加上意大利本身就是德奥的同盟国,因此有恃无恐(两面都已经搞定了)。9月29日,战争爆发,土耳其毫无抵抗能力,迅速战败,但就是不肯投降。

  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地惨败暴露了其腐朽不堪的本质,加速了巴尔干各国反对力量的结合。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5月。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了向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了这个同盟,于是形成了4个巴尔干国家地同盟。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四国与土耳其的战争,但其实背后渗透着列强插手的影子。塞尔维亚自波斯尼亚危机后,一宣把奥匈看作主要的敌人,俄国就对其暗地支持,力求使同盟以反对奥匈为主.夺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进一步占领阿尔巴尼亚。以取得向亚得里亚海地出海口。保加利亚和希腊则主张以反对土耳其为主。以图夺取马其顿,分割巴尔干南部的土耳其属地。德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土耳其的特权(此时土耳其的亲英派已经下台。亲德派掌权),与奥匈一起竭力支持土耳其,阻挠巴尔干各国的斗争目标。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既不愿意德奥势力在巴尔干扩张,也反对俄国借机夺取海峡,采取了两边拆台的方针。

  巴尔干四国同盟组建后,积极筹备对土耳其的战争,准备了70多万人地军队(包括1500门大炮)。而土耳其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目光被牢牢地锁定在利比亚与意大利上,难以脱身,战备不足。1912年9月,四国同盟宣布动员.并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兵力,接着,同盟各国向土耳其政府提出照会,要求给予受土耳其统治的巴尔干居民以自治权。在照会被拒绝后,l0月9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向土耳其开战。10月17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对土宣战,18日希腊也向土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在同盟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土军节节败退,希腊军队开进了马其顿占领了萨洛尼卡,塞尔维亚占领了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和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保加利亚占领了马其顿东部并迅速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推进……皇帝本来是要听取巴尔干战场的军情汇报的,一听如此风险,顿时着急起来。

  这种情况不着急也不行,德奥与土耳其之间有联盟,与意大利也有联盟关系,为了安抚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