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7章 内蒙问题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牢笼革命党人。顾问愈设愈多,名目愈来愈奇。

  在安插亲信的过程中,袁世凯几乎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终于引起了参议院的警觉。特别是袁世凯无视《各部官制通则》地规定,又不经参议院的同意,便下令任命张元奇、荣勋为内务部次长,遭到议员竭力反对。5月初,袁世凯的追认咨文送到参议院,无论哪个派系的议员们都一致投了反对票,老袁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取消。

  袁世凯控制权力的野心。在针对南京留守的问题上暴露得更加明显。孙中山卸任后,黄兴被任命为南京留守。按照公布的《南京留守条例》,“南京留守直隶大总统,有维持整理南方各军及南京地面之责”,表面上似乎权利很大,但由于财政大权控制在袁世凯的手里,实际难有作为。同时,条例又规定。“俟南方军队整理就绪。即行裁撤”,这就是说。留守府只是一个暂时地军事善后机关,袁世凯无非就是想借黄兴之手来裁遣南方军队罢了。

  早在南京临时政府结束期间,黄兴即已着手整变军队。他先后将驻在苏、皖、浙、闽的军队编成二十六个师,五个军,即柏文蔚的第一军,徐宝山的第二军,王芝祥的第三军,姚雨平地第四军,朱瑞的第五军。4月19日南京兵变事件的发生使黄兴懂得了有军无饷的严重危险,更坚定了他裁遣军队地想法。在兵变后的半个多月内,除将赣军缴械押回原籍外,又将桂军六大队及粤军一部遣散回籍,浙军全部调回原籍,同时也抓紧了江苏军队的裁遣。准备于两月内缩编兵数三分之一,将第一军、第二军划归陆军部直辖,其余除三十九旅划归山东以外,交江苏都督统辖整顿。

  为抵制列强利用借款监督中国财政的图谋,黄兴一面积极提倡国民捐,一面以爱国相号召,动员退伍。他的逻辑是,借款是因为财政困难,而财政困难是因为军饷负担太重,因此解甲归田就成了避免借债亡国的爱国行动了。在黄兴的感召下,许多士兵主动离开了军队,一些高级军官如第二师师长朱志先,第五师师长刘毅等相继要求撤销师部,解甲归田。

  袁世凯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表面上极力挽留黄兴,实际上则在考虑如何稳妥地接收留守府。

  赫图阿拉的满人叛乱由于秦时竹严密封锁消息,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传开,但很多消息却是封锁不住地。4月27日深夜,葛洪义刚刚到赫图阿拉准备直接办案时,在郑家屯车站侥幸逃脱的阿拉坦敖其尔回到了贡王府。

  近半个月在野外飘忽不定、风餐露宿的生活让阿拉坦敖其尔形容憔悴,头发、胡须老长且肮脏不堪,见到贡王后,他只喊了一声“王爷”,就昏了过去……

  也许是快到家的兴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