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0章 此消彼长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棘手。我看可以同意甲案,温、张两人不要再掌兵权,将他们余下的军队改编成一个旅,叫河东守备旅或晋南守备旅都可以,以李鸣风为旅长。续桐溪为副旅长,军械方面等过段时间由东北方面供给。”

  “这样挺好,我看还要有个补充说明,即大同和大同以北的防务由李春福地骑一师暂时负责,万一有变,我们可以方便弹压。”葛洪义说,“再发密电给海强,主力部属在离山西近一点的地方。万一有变。立即出兵。”

  “好,复电蓝天蔚。把我的意图先告诉他,并说我过了正月半去山西巡视。”

  没有人我所不能,即使是无所不知的穿越者也不行。好在南边几位都把秦时竹所要表达的真实心思讲了,东北的尴尬,各方面心知肚明,章太炎再疯,也不会拿这个做文章,更为重要的是,连一向坚持定都武昌的黎元洪一看风向不对,也马上调头表态支持定都北京。

  黄兴是定都南京地忠实拥护者,与章太炎等人大打笔战,南方军队虽有不少人存在着定都南京的强烈情绪,但高级将领中,尤其联军参谋团中的将领,如浙军司令朱瑞、第一军团长柏文蔚等都主张定都北京。黄兴使出莽手,不是用说服的办法,而是用陆军部的权威下令解散联军参谋团,造成众将不服,拒不执行解散敕令。

  围绕着定都问题,各方吵成一团,形成了新旧总统交接地危机……

  一切都按照袁世凯所想的那样发展着,一场政治旋风越刮越猛,目标就是要将首都南京吹向北京。在《人民日报》刊登相关文章后,《民立报》――当时颇有影响的革命党人所办的报纸,也发表了《建都私议》地社论,公开与孙中山唱反调,提出了八大理由论证建都北京的好处,并批驳用“北京风俗*”和“防袁世凯胡为”的理由来反对迁都北京的主张。

  张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都北京,取其近蒙、疆,裨益治理。”

  以朱尔典为首的各国公使,对袁世凯的主张极表赞同,并且拍胸脯表示,将来共和政府若不是建立在北京,各国断然不予承认。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外交总长王宠惠手持一份电文,直奔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何事?是不是又收到了什么通电?”

  “是安徽都督孙毓筠的通电。”

  “什么内容,念念吧。”

  “……袁某称北京秩序不易维持,若举足南来,大局必为所牵动,故定都宁、鄂之说,目前绝不能行……”

  “又一个不能行。”孙中山不禁动了气,一拳击在办公桌上,“亮畴啊,反对的人很多啊,这些革命同志难道就真地看不出来?”

  面对重重压力,孙文毫不动摇,坚持要袁世凯南下就职。针对袁世凯要“退归”的威胁,15日,他再次致电袁世凯,“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