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未竟全功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马是调走了,隆裕却时时刻刻惦记着这事,派庆亲王奕劻前去袁世凯那里打听情况。

  等奕劻急匆匆地赶到袁世凯指挥部时,袁世凯已收到了大部队安全撤退到唐山的消息,他不禁有些得意,临危不乱、金蝉脱壳的字眼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晃悠。但是一看见庆王。他立刻换成一副惊慌失措的神情。

  “慰庭,太后派我打听情况,前线部队到底怎么样了,能不能都撤下来?”奕劻也没注意到袁世凯神情的剧烈变化,单刀直入地说。

  “难啊,难!”袁世凯哭丧着脸道:“革命军来势汹汹,大有一口把我吞下的样子,现在大部队已撤到唐山了。但还有7000人还没有着落呢。”

  “如此连连损兵折将。该如何是好?”

  “不要说损兵折将,就是京城能不能保住眼下都是个问题呢?”袁世凯索性再吓一吓他。

  “不至于吧?不是说大部队都撤到唐山了吗?”

  “全国大势都已向着共和。民军势力一天比一天利害。听说孙文这回从海外回来,携有大宗款项,还有西洋海陆军数十人,都愿帮助效力。对南京政府,各国都已表示亲近的态度,倘若我们的战事再拖延下去,胜败不必论,试问饷在哪里?枪炮在哪里?如果兵临城下,不但皇位不能保全,就连亲贵也都无望了,岂不是后悔嫌迟吗?”

  奕劻是个胆小地,被袁世凯的话吓得六神无主,便说:“你就没有什么最后的办法了吗?”

  袁世凯犹豫了半天,长嘘短叹了半天,才说道:“只有趁这个时刻,请皇太后俯从民意,肯把政权让出来,再由我们切实商量,哪个还敢亏待皇上和宗室贵族?就是后世谈论起这件事来,晓得朝廷为保民不私天下,自然人人感恩戴德。这样做,既有了体面,又享受了实惠,岂不很好吗?不过,这话臣下不好说,请王爷把这话转奏圣听,若被采纳,功劳也不小呢。”

  “这我也说不出口啊!”

  “这话谁都说不出口,但眼下也只有这个最管用。”袁世凯凑近后悄悄说道,“如今在东北的财产已被秦时竹没收了,如果再坚持下去,其余那些都可能有危险。我们是多年至交,所以才愿意和王爷说实话。”

  这就击中了庆王的软肋,他叹息了一会儿,觉得若能保住他上亿地家产,做寓公也还快活,就道:“别无他法,也只好如此。”说罢不敢迟延,进宫汇报去了。

  太后道:“你来的正好,前线的部队撤回来了没有?事情竟到了这种地步,你看怎么办?”

  “前线大部分倒是撤到唐山了,只是。”奕劻道,“我实在也没有什么办法,革匪看样子还要往京城方面发展。”

  “你看咱们的军队能阻止他们吗?”

  “很难。”奕劻也算说了实话,“袁世凯练了这么多年地北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