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1兵入乌克兰_帝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的农田里挣扎了至少两个月,还没回到北方较好的交通线上。

  虽然基辅会战巨大的胜利让德军获得了攻击高加索地区的前沿阵地,可失去的战略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李乐的计划,和之前希特勒的作战计划完全背道而驰。他的观点倾向于陆军司令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希望可以通过闪击莫斯科来解决一切问题。

  希特勒不同意先进攻莫斯科,是因为他的部队缺乏油料,无法进行这种战略选择。

  可李乐有利比亚油田的支持,有了这种选择的基础。所以李乐决定,优先尝试切断苏联的指挥神经,扰乱苏军的战略指挥。

  实际上,并不是希特勒不如李乐,只是他手里没有利比亚油田这张王牌,所以无法选择优先攻击莫斯科罢了。

  假设希特勒选择攻击莫斯科,苏联在指挥系统被瘫痪之后继续抵抗,那么德军手里的汽油,就不够从莫斯科南下到斯大林格勒的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罗马尼亚一直在供给德国石油,可却只能让德国进行日常消耗使用。

  战略调动这种多余的消耗就是多余的消耗,动用的都是国家的战略储备石油,短时间内是无法依靠罗马尼亚石油进行补充的。

  所以说,对于希特勒来说,闪击莫斯科就是一场豪赌,苏联如果投降,德国就赢了,反之德国就输了。

  作为一名国家领袖,这种豪赌是不理智的,希特勒选择了攻击基辅,挺进高加索——只要夺取了高加索的油田,德国就有可能再支撑下去!

  可惜的是,他失败了,德国在攻击高加索的过程中,就失去了主动,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他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战略决策带来的石油储备的消耗,以及宝贵的时间。

  现在,李乐可不缺少石油,利比亚的石油现在已经差不多满足了北非还有意大利法国的需求,还有一大部分反哺到了德国。

  在这种情况下,李乐可以不用顾忌石油的消耗,拥有更多样性的选择。

  “现在才是4月份,我们只要在5月攻击到莫斯科城下,那么就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夺取莫斯科!”李乐最终将自己手里的教鞭点在了莫斯科的位置上,对自己的将领们说道。

  “只要在如东之前夺取莫斯科,一个失去了指挥部的苏联,想要熬过一个冬天就不容易了。”这个原因,才是李乐尝试攻取莫斯科的战术原因。

  俄罗斯的冬季是寒冷的,李乐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且他还知道,1941年的冬天,似乎比过去几年的冬天更冷一些!

  占领了莫斯科,也就摧毁了苏联的统筹指挥枢纽。失去了统筹调度,苏联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内的平民,将如何依靠自己度过这样一个寒冬?

  即便是失去了莫斯科的苏联高层依旧可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