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4新的豹式坦克_帝国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坦克部队的数量上,实际上真的半斤八两,作战经验上苏联略微胜出,但是在空军力量对比上,双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论兵力对比,美国和英国的战争动员加起来也有1500万以上,再加上还能剩下百八十万的德国俘虏,也并不比苏联红军更差。

  至于说T-34坦克,其性能平均并且设计优秀,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型坦克。

  可是这并不能说这类坦克就是完美的,它远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良好。复制T-34坦克让德国装甲部队使用,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综上所述,让德国彻底崩盘的原因,是其不得不一直保留着一部分装甲部队用于西线防御,并且在后期还真的要在西线同时消耗掉大量的坦克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乐的想法很简单,集中物资不在其他的装备上去浪费时间,而是抓紧时间动员起来,全力生产更有用的类似豹式这样的优秀坦克。

  他命令抓紧生产,并且大量改进4号坦克,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且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权宜之计。

  其实,简单一些来说,李乐的计划是:既然苏德战争八成是要打起来的,那就应该极力避免消耗自己的装甲部队。

  只要在开战初期,让德国装甲部队真正拥有装备优势,而不是去凭借经验苦战,就能让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保留下来。

  真正研究过二战苏德战争的人都了解,实际上德国装甲部队大量的消耗,从德国人胜利并且长驱直入到苏联腹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坑爹的道路还有广袤的空间,让德国装甲部队在赶路的过程中磨损,消耗掉了大量的装备。

  频繁战斗累积下来的疲惫,还有武器装备的消耗,精锐部队的分散和损失,最后在莫斯科会战以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时候变成了隐患。

  等德国在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缓过了一口气的时候,苏联也已经缓过了一口气来……于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被打成了一场难看的消耗战。

  设想一下,德国的装甲部队如果开战初期的时候环境更好,武器装备更先进也更多,那损失就会成几何数字被压缩。

  这些节省保留下来的装甲部队,就会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的坦克采用6对中型负重轮,采用非对称的扭杆悬挂设计……重量被限制在了37吨。”在亚洲号列车上,几个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向李乐汇报他们的最新设计思路。

  每当这个时候,李乐都是最愉快的时候。德国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工业国家,内秀还真的是深不见底的。

  仅仅是看那些挂在黑板上的设计图纸,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计算机制图,德国工程师们用笔画出来的线形图,精美的就仿佛是电脑里的资料一般。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