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迎新 下_男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空中的朱元璋所面对的更大。(注1)

  本着上述模式和机制,淮扬大总管府的年终评审会议,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继续向下进行。除了极少数食古不化者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对大总管府明年的发展和未來的道路,充满了期待。徐寿辉已经被大总管府牢牢地握在了手中;汴梁红巾在内乱中元气大伤;张士诚鼠目寸光,不值得一虑;朱元璋被架在荆州军和淮安军之间,早晚在劫难逃;细算下來,也就是蒙元还能对淮扬构成威胁。而蒙元朝廷在脱脱死后,明显是病入膏肓,再拖上几年,即便淮扬军不主动誓师北伐,它恐怕也会自己轰然倒地。

  一切看起來都春光明媚,天下早晚必将姓朱。不过,远在千里之外的大都皇宫里,妥欢帖木儿显然不会同意这个观点。

  半年來的休生养息,不但让淮扬地区蒸蒸日上。蒙元朝廷在黄河以北的各府各路,也在慢慢恢复着元气。特别是大都、冀宁、真定、蓟州等地,因为集中了大量的皇庄和顶级王公贵族的私人田产,在妥欢帖木儿和哈麻这对君臣的苦心经营下,竟然露出了别样的生机。

  到年底了,妥欢帖木儿在皇宫里,也会与妻儿们一道,偷偷的计算这一年的收益,并且为來年的日子做一些粗略规划。然而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位从小就过惯的担惊受怕日子的皇帝陛下,惊诧地发现,在失去了两淮这个盐税重地,并且來自南方的大部分税赋都拖欠未交的情况下,国库和皇库,居然双双出现了盈余…

  特别是皇家的私库,在与奇氏所控制的几家大商贩做了年终结算后,存金的数额,比去年此时足足高出了五倍还多。这让妥欢帖木儿的手头一下子就宽裕了起來,再也不用像原來那样,为了给寺院的布施,还得亲自出面去跟户部官员扯皮。

  “这都军械监郭大人的功劳…”奇氏是个有良心的,看完了账本儿,立刻饮水思源。

  “嗯,沒错,小六指终究是郭学士的后人…”妥欢帖木儿非常痛快地承认了妻子的见解,笑着点头。

  夫妻二人都知道,如果沒有皇家作坊里的那六千多张新式人力腰机,日夜不停地织纱成布,皇家私库里边不可能出现如此多的盈余。此外,由六指神童郭恕仿制的水力纱机,秋天的时候在桑干河两岸也大展神威。非但能纺棉纱和麻纱,经过细心调整后,还能将羊毛纺成粗线。如此一來,牧场中所产的羊毛,就不光是用來擀毡子,而是能像棉花一样纺织成布。质地丝毫不比大食人从海上贩过來的毛布差,成倍则不足其售价的百分之一。

  所以今年入秋之后,尽管市面上的棉布和绸缎不停的落价,由皇家所控制的作坊和商号,还是大赚特赚。一些头脑机灵,心思活络的王公大臣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