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学 (下)_男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导致部队的质量严重下降,像原先那样,由他亲自带队,手把手教出一批骨干來,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参照后世的模式,用武学來批量生产。

  的确,这种批量生产方式局限性很大,很难培养出來徐达、胡大海这样的天才,然而在人才质量不足的情况下,以数量取胜,亦不失为一个稳妥办法,毕竟,眼下的朱八十一,不可能对着记忆中的评书《明英烈》,把里边叫得上名字的豪杰全都招揽在手,而采用了大量火器的军队,也的确不需要太多的名将,精确、死板,严格遵守命令和军纪,按部就班,才是近代军队的制胜法宝,剩下什么奇计,巧计,在机器一般精密的军队面前,往往就是一个个苍白的笑话。

  此外,开办武学,也是将地方士绅彻底容纳进淮安体系的一个捷径,不同于刚刚打下淮安城那会儿,地方上的名流士绅,对淮安军和他朱大都督的未來还不太看好,即便由逯鲁曾出面召开科举,前來报名的读书人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如今,随着淮安军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胜利,随着淮安军所控制地盘的成倍增加,随着淮扬商号所展示出來的美好“钱景”,已经有许多士绅豪强,开始把赌注往他朱重九身上押,而豪强士绅们所采取的下注手段,往往非常单一,要么出钱入股淮扬商号,把自家的一部分利益和淮安军捆绑在一起,要么偷偷送家族中的非嫡出子侄前來投效,做好准备脚踏两只船。

  把这些主动前來投效士绅子弟拒之门外,显然不是什么理智行为,这年头读书人金贵,士绅们既然送子弟做长线,也肯定不会送那些大字都不识的蠢货,所以无论是从凝聚民心方面考虑,还是从吸纳人才方面考虑,这些新來的年青人,都属于被欢迎之列,想要以最快速度将他们收归己用,并且最大程度上地保证他们的忠心,集中培训洗脑,就是唯一的选择。

  ‘校长好,’当联想到另外一个时空当中,某位像自己一样的光头被一群将星前呼后拥的场景,朱八十一就觉得志得意满,武学地名字他早就考虑好了,就叫黄埔,以后培训出來的人材,就是黄埔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虽然是统一模块,批量赶制,谁能保证,里边就不会出现几个惊才绝艳的四期生來。

  “那,那末将,末将还有个不情之请,望都督成全。”正自我陶醉地做着美梦,胡大海却张开嘴巴,很煞风景地來了一句。

  “啊,你说,是缺钱还是缺人,只要合理,本都督都会尽量满足你的要求。”朱八十一瞬间被从梦境拉回现实,扭过头,大声回应,“另外,你的兵书也不白写,以后你们所写的兵书每印一次,就给你们一笔分润,别人的兵书中引用了你们的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