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鸿章出使欧美4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方按照俾斯麦的吩咐安排李鸿章到柏林医院做了x光检查,发现李鸿章左眼下果然存在着一颗子弹,而且形状非常清晰。李鸿章问医院的院长,能不能将子弹取出。院长说:“我们的技术可以取出子弹,但考虑到中堂大人年岁很高,不宜进行手术。”

  李鸿章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这颗子弹留着也好。可以使我时时不忘甲午惨败的教训,长怀卧薪尝胆之心。

  一旁的李经方却想着另一伴事。父亲中了这颗子弹后,籍此向日本提出减少一亿两白银战争赔款的要求,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日本最后同意了这个要求。这颗子弹可是价值不菲呀!

  李鸿章又希望院长能出售一台这样的医疗器械给中国。

  院长很慷慨地说:“为了加强中德友谊,愿无偿奉送一台。”

  这样,李鸿章就成了第一个拍摄x光片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个把x射线技术引进中国的人。

  李鸿章在德国还拜访了与他有很深渊源的克虏伯家族。

  30年前,1866年6月,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期间,代表团参观了德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火及钢铁企业——克虏伯集团,受到了主人热情的款待。回国后,代表团向李鸿章报告了克虏伯集团的情况,说他们对中国很友好,制造的武器也是世界第一流。

  李鸿章经过资料仔细对比,认为德国克虏伯军火集团生产的大炮确实世界最优,于是一口气向克虏伯集团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以稳固北京城的防务安全。以后又逐年购入克虏伯大炮,至1896年,共购入2000门。克虏伯集团还为中国培训了一批使用大炮的技术人员。这些大炮也确实在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时,也曾购进一些克虏伯集团制造的军舰。

  克虏伯集团热情地接待了李鸿章一行,其集团首脑弗里茨?克虏伯亲自接待陪同李鸿章,引领他仔细参观了兵工厂。由于连日劳累,李鸿章体力不支,就坐着轮椅仔细参观。他看到了克虏伯生产的最先进大炮,大炮射击之前,可用电动机械起吊并装填炮弹,且炮架前增设了先进的“液压”系统,炮身的360度转动和炮口的上下调整更为灵活。看着克虏伯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的先进武器李鸿章想,欧洲强国几千人的军队就能打败中国几万人的军队,靠的就是先进的武器呀。我们要强军,武器也要先进呀。我主持海防20年,海防经费总共只有2130万两白银,仅占清政府同期财政总支出的。然而这些少得可怜的海防经费,海军衙门还得抽出750万两白银投入慈禧重建颐和园工程,致使海军八年没有更新装备。而日本海军却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