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孤独(随笔)

  孤独,如影随形,相伴着冥冥漫漫的人生。

  孤独,大多自心底,故而,虽身处闹市,你仍感孤独;虽宾客满座,你仍感孤独。有时,孤独也来自身外,当亲友抛弃了你,当集体排斥了你,当生活欺骗了你。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思想。所以,动物可以独处,人却要生活在群体之中。孤独亦与思想有关。很多人认为孤独是“丑小鸭”的专利,因为被人冷淡,所以孤独;因为不被他人接纳,所以孤独。其实,那些精英们——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作家……往往有更强烈的孤独感,因为他们是思想丰富的人。故李白曰:“古来圣贤皆寂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此诗透露出三国大政治家曹操内心的孤独。老庄哲学的根柢是清静无为,抱朴归真。“清静”、“抱朴”便有孤独成份。老子独骑青牛不知所终;庄子孤守漆园不与世争,盖缘于此。陈子昂是初唐杰出诗人,他的不朽诗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大孤独。诗仙李白的一些诗篇也显现了内心的孤独,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间余一卒,持戟独彷徨。”鲁迅的孤独是深重的。杰出的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我活着的时候是孤单的,死后也将孤单地躺在坟墓里。”

  精英们孤独,因为他们的思想往往前,他们怀有美好的理想,可这理想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甚至会碰得头破血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庸人们看不出或不想承认精英思想中显现的真理,于是就排斥甚至迫害他们。波兰哥白尼,意大利伽利略、法国雨果、俄国恰达耶夫、中国屈原、鲁迅都受过这种“待遇”。在受排斥迫害的同时,精英们感受着难与人言,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便有千言万语,又向谁人诉说?只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世人皆醉我独醒,岂不悲乎?孤独至深,精英们就寻求更彻底的孤独,他们的自杀比例要大大高出其它人群,如屈原、尼采、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法捷耶夫、芥川龙之介、川康端成等。既然与人世难以沟通,又不愿同流合污,化作一缕青烟也许是他们最好的解脱。

  孤独是高洁之士的清洁剂,它使他们保持清白与清醒。所以中国古人讲究“慎独”、“孤芳自赏”。他们崇敬松、竹、梅岁寒三友,因为三友孤标独立,历严寒而不屈,经风雪而弥坚。当尘世浊流滚滚之时,高洁之士便归隐,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老子、庄子、陶渊明、严子陵都是这样的隐士。坚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