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山的呼唤,普陀山遐想_雪淞散文随笔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山的呼唤(散文)

  高山仰止。每当我眺望高山,或登临高山,便会产生一种景仰感、敬慕感,如杜甫所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我喜爱高山,因为高山是向上的、坚强的。它展开无畏的胸膛,英勇地向蓝天耸立身躯。喜马拉雅、唐古拉这些高山巨人且不说,就是泰山、黄山这些海拔不算太高的山也直指青天,“刺破青天锷末残。”走在黄山上,可以看到一座座山峰——莲花峰、始信峰、天都峰、石笋峰……它们如尖尖挺立的枪刺,刺向苍天。有了这些耸入云端的山峰,高山便骄傲地挺拔起陡峭身姿,显示出“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宏伟气势。

  站在山下仰望,我会为山峰的巍峨、峻峭所震撼,为它的昂扬不屈而折服。世俗向来认为苍天是最高、最大的,可是山峰却向苍天提出挑战!坚硬如铁的石壁支撑着山峰。千百万年,它默默耸立,不畏风雨、不慕繁华,“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攀上峰顶,俯视四野,我感到自己的气魄在增长、心胸在扩大。无限江山尽收眼底,而山脚下的河川、村庄又显得那样渺小,真可谓“登泰山而小天下。”人杰大都喜爱登峰远望,就是为了蓄养这种天地之气吧?

  高山的动人心魄,还在它的丰富与深厚。它有陡峭的高峰,也有幽深的峡谷,有长长的山脊,也有坦缓的平台。苏轼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山中漫步,我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走过艰险的“百步岩”,又看到岩壁兀立的“一线天”,穿过萍踪侠影的“仙人洞”,又突逢天外来客“飞来石”,大山常常使我感到神秘,又时或引起我的惊奇。在山中我仰天长啸,悠长的回声一波一波传回耳鼓,这使我更深切感受到大山的空旷、奇谲与深厚。

  高山不但“阴阳割昏晓”,也确实“造化钟神秀”。青山如碧,远山如黛,树木是山脉最好的衣裳。浓密的林木遮蔽了山脉裸露的皮肤,使山脉显得英俊,生气蓬勃。绿荫屏退了骄阳的炎热,使青山清幽、凉爽。不同地域的山脉林木也不同,山脉的风度由是各异。看看那独特奇异的黄山松吧,给黄山增添了多少轻灵雅秀啊!再看看庐山上繁茂参天的古木,给庐山增添了多少幽深古朴。而青翠丛密的修竹,则使井冈山亮出独有的风姿。

  缠绕着山峰的白云,是山脉身上的飘带,它轻盈飘渺,使山峰显出潇洒、仙逸之气。在山顶眺望舒卷飞扬的云海,就如进入了蓬莱仙境,飘飘欲仙,人好象不是在山顶,而是到了天上。有时山上的白云又是一朵一朵的,从远处看,它就象白丝线绣成的花朵,点缀山峰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