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九章 联想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冬的话在开发办的众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李冬要创立中国第一家商业个人计算机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这话传到来柳传志的耳朵里,作为中国微机推广第一人,李冬的行为在他看来多多少少是有向自己宣战的意思。

  这时候的老柳就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了,他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待了十四年,前十三年一直都是助理研究员,后一年则是人事局领导干部处的干部。

  可想而知他的心思在哪里,根本不可能是研究。

  没那个研究能力怎么办?柳传志的答案是买,他倒也买技术买材料,但是他并不注重研究。

  贸易在他眼中成为了最主要的成功方式。

  1989年,中科院计算所决定创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的前身。

  在行政方向上有能力的柳传志和另外十位同事成为了计算公司的一员,这也是一种红帽子企业的形式。

  由于之前研究十三年一无所得的缘故,柳传志根本不想搞科研,买了别人的技术也不想着创新,全靠着国内人工低廉的优势,取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说白了,他就是个白手套,被外国资本控制的买办,核心技术根本没有。

  这是李冬不能忍受的,要知道未来是互联网的未来,电器行业最大的利润和市场就是互联网。

  李冬怎么可能任由联想做大呢?

  言归正传,柳传志此时正和自己的手下评估这李冬这次行动的可能性。

  “你说这李冬真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搞个人电脑的生产吗?会不会是谣言?”

  “柳总,不会的,消息是浦东开发办那边亲自传来的,错不了!”

  听到这,柳传志的头都大了,李冬是什么人他不清楚,但他知道李冬在浦东的前期投资是多少。

  五个亿!整整五个亿已经投到浦东了,这对联想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他们十几个人在88年去香江成立联想的时候,手上才三十万港币。

  即便是到现在,联想的体量也不过是李冬这次投资的几十分之一。

  “唉!先等等看吧。”

  面对这样一座大山,柳传志也无可奈何,可这个时候倪广南终于开口了。

  “怕什么,他一个做普通家电起家的人,总不可能比我们这些研究了一辈子计算机的人还要厉害吧?他就算有一百亿,买的来别人的核心技术吗?!”

  作为联想公司的董事兼总工,倪广南可是坚定的技术派,之前他就对柳传志以贸易为主的想法有些微词,这次正好借机敲打一下自己这位同事。

  他对李冬所要建立的个人电脑工厂所知甚少,但有点他是知道的,阿美不可能让这种关键的技术流落出来。

  就像他当年放弃加纳大的高薪工作时一样,顶多只能带回一些容易获得硬件,关键的软件和数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