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九章 轮到李冬被突袭了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冬很忙,忙到连浦东新店开业都没有时间去看看。

  几家国企都被打包卖给了他,得知消息的所有国企老员工都来凑热闹,想着能不能捞些好处。

  也不能怪他们,说好的铁饭碗突然就没了,一般人还真就没那个魄力和本事能去找个更好的工作。

  从冬正那里调来的管理正拿着大喇叭和大家说着厂子的规划,他们现在有三条路子可以选。

  第一,留在厂里,电器厂那边会预留出一些工作岗位优先安排他们。

  第二,去电器集散地等待新区开发,算是给他们一个下海经商的机会,冬正可以提供一些技术扶助。

  第三,拿钱走人,以一笔钱买断他们的工龄,大家两清。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想要选第一条,可惜目前的岗位实在是不够分的,只能等后续再招工的时候看。

  这就导致一半的员工选择买断工龄,这一笔钱虽然没办法让他们直接用到退休,但是可以让他们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渡过难关,四五年内是不用愁吃喝的。

  至于选择去集散地经商?李冬只看到了寥寥几个人。

  下海经商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没有魄力不说,光是这下海成功与失败的比例就已经够劝退了。

  不过这些不是李冬需要头疼的事情,真正让他忙到不行的是络绎不绝的来访和宴请。

  电器集散地新区的设想引来了一大批企业,说起来李冬也要感谢倪润峰倪老板。

  在他带领下的长虹电器在去年开始就打起了价格战,这让众多利润微薄的小企业是苦不堪言,他们哪有长虹那样的技术储备嘛,根本没有降价的空间。

  一听到冬正这边在弄大规模电器经营整合,那是纷纷来投,生怕来晚了。

  与此同时,姚书记那边和他的联系也愈加密切,新区的申请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开局如此火爆也让上面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

  一条条高质量公路正在围绕着新区迅速建立。

  方便迅捷,这本身就是优质服务的一部分,上面按照计划对新区周围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设。

  会议室内。

  “书记!目前新区总共有四百一十九家中小企业入驻,涵盖整个行业95的种类,大企业也有五家商定设立分厂,超额完成任务!”

  作为企业代表的李冬坐在姚书记的旁边,笑着听完了自己手下员工的报告。

  台子他已经搭建好了,而且搭建的很完美,接下来就等着建设了。

  “很好,感谢冬正对新区建设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领头,我们还真就没那个本事扯起这么大的摊子。”

  “对对对,李总深谋远虑,为襄城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这次的报告并没有太多其他人,算是为之后向高层报告的一次预演。

  李冬面对众人的称赞也是连连摆手,说实话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外加多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