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六章 去日本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唉,日本这下算是完了。”

  李冬看着报纸上的国际新闻,无奈的笑了笑说道。

  小天才手表才打入日本市场不到一年,就已经火爆全国,但这也只是从李冬的角度来看罢了。

  事实上现在的日本因为与美、德、英、法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的广场协议,日元正在迅速升值。

  这实际导致了以出口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众多日本企业饱受打击。

  从1986年开始,日本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比120的局面。某丑国资金为了躲避风险,大量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恰恰日本政府为了让出口企业能够缓过气来,大肆实行金融缓和政策,流通资金瞬间过剩,为之后的泡沫化经济埋下了祸根。

  出口的货物根本卖不动,大量企业就被迫破产,接而许多民众失业,要知道在日本大多数男性负责挣钱,女性则当全职太太。

  男主人失业之后,这一大家子会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李冬看得报纸报道,正是日本东京自杀率急剧上升,民众信心下滑。

  熟悉这一事件的李冬知道,1990年就是日本股市崩盘的前夕,这次倒不一定是丑国的锅,而是日本政府的无能和短视导致的。

  在未来的四个月内,日本将会继续上调日本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同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削减贷款。

  这就给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

  “我们发出去的钱太多啦,我现在都有点遭不住了。”

  国际游资一看日本这是要崩,立马就撤出,日本股票价格应声而跌。

  股票暴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大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这一次企业反而是三者之间受伤较小的那个。

  因为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暴雷,贷款更加困难了。

  而贷款一出现问题,最受伤的就是房地产。

  众所周知,房地产资金回笼极慢,要想快速发展,那就全靠贷款。

  开发商向银行贷款买地,住户向银行贷款买房,银行相当于房地产行业的血管。

  可当银行这个血管关闭了,不贷款了,那房地产行业的血液就流通不起来了,自然也就嗝屁了。

  经济风暴的重压就落到了民众的身上。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自杀了。

  你昨天贷款五百万买了套房子,正开开心心工作着还贷款呢。

  啪,工作没了,你心想工作没了还可以再找,正准备找下家儿呢。

  啪,你的房子还没住上,就从五百万变成了八百万,你想着血赚,然后房价又涨了,一路涨到五千万,你觉得这辈子都不用奋斗了。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虚幻泡影被股市崩盘瞬间戳破,你的房子连两百万都卖不到了。

  没有工作的你毫无还贷能力,想要把房子卖了先把房贷抵上也没人接盘。

  就这样你的财富和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