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九章:黎明的前夜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直到儿子彻底断奶,这才回到主卧。

  就连保姆都说江映月心狠。

  江映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往后我儿子是要做大事的,不能宠坏了。”

  广州是个养孩子的好地方,哪怕是进入秋季依旧只用穿短袖,李冬就每天穿着大背心,踩着人字拖抱着儿子四处闲逛,有的时候门口老大爷下下象棋,有的时候跟隔壁邻居吹吹牛逼。

  任谁都想不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真实身家说出来能吓死个人。

  11月1号,东莞的工厂正式开工,每天都有集装箱货车停在门口,等待装货,vcd也开始在日本、北美地区上市。

  vcd在内地属于高消费产品,但是到了日本、北美这些地区,就算是贫民都消费得起,一台vcd售价299美元,甚至比之前的电子表还要低。

  看似没有电子表赚得多,但是vcd跟电子表不同,属于家用常备电器,特别是北美地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电器就是录像机,vcd的价格越是低廉,民众购买的意愿就越强,之前那些制作录像机的厂商开始大量倒闭。

  兴起的是那些制作vcd光盘的工厂。

  要说起来vcd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vcd光盘的制作成本低廉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录影带一卷带子平均要几十美金,但是vcd光盘哪怕是正版的,也仅仅只要十美金左右,而且更容易量产。

  甚至就连好莱坞的格局都因为vcd的出现而改变,之前那些大型电影公司仗着把控了上游录像带制作厂商,逼迫一些中小型电影公司把录影带的发行权交给他们。

  由于录像带制作成本高,中小型电影公司完全不具备自己建厂的能力,现在vcd光盘的制作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造价也更加低廉,一些中小型电影公司开始联合起来建造工厂,打破大型电影公司的垄断地位。

  很快,就有媒体找到了孙延笙,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在这些媒体笔下,孙延笙被描绘成史上最成功的的华人科学家,没有人知道,孙延笙这家公司早已落入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华夏人手里。

  孙延笙在巨大的成就感之余对李冬更加感激,在他看来,是李冬把所有的荣誉都让给了他。

  对此,李冬只是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不要得意忘形。”

  孙延笙连忙表示:不敢。

  vcd的大卖也让李冬手头上原本紧张的资金一下子充盈起来。

  时间飞逝,很快1989年阳历就走到了尽头,时间来到了1990年。

  虽然仅仅只是一年的跨度,对于内地的商业市场来说,却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纪。

  随着改革开放的氛围日益加深,民营企业凭借更加灵活的经营策略,开始大量挤占原本属于国企的市场,上层却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

  姓资姓社的讨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就连上层发布的文件,也开始出现反复,这就让许多地方,开始陷入观望,一些民营企业家也似乎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开始蛰伏。

  其实李冬也不例外,这两年他就有意的没有再开展其他大的项目,vcd这种出口创汇的项目,倒是不至于会遭到非议,但是其他的就难说了,他也怕啊,马上黎明就在眼前,他可不想倒在黎明的前夜。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