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九章:凛冬投资基金。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第一批“骑士”一千万块电子表,就给李冬带来了384亿的收益,扣除一些乱七八糟的税费和注入凛冬投资基金的一千万美金,李冬现在瑞士银行账户里还躺着三亿美金。

  “李总,这次美国之行收获不小吧?”方区长自从得到“骑士”大卖的消息,比李冬本人还要激动。

  李冬点点头,用一种感慨的语气道:“这出了国才知道原来北美市场这么繁荣,赚钱的路子太多了,可惜啊”

  方区长一听前半句眼前就是一亮,可是一听这后半句就急了,凡是啊,就怕但是、不过、可惜,就好比碰到一个美女,撩得你裤子都脱了,结果人家一转身走了。

  “哎哟,我的李总,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要急死我啊。”

  前些天市委领导已经跟他谈过话了,明年就会给他加担子,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所辖区域几度超额完成创汇指标,他现在算是明白了,要想升官,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创造外汇的机遇。

  李冬看了一眼方区长的秘书,方区长了然的清了清嗓子:“小周啊,你先帮李总把行李送到车上。”

  秘书见状也只好接过了李冬手里的行李,张凡也很识趣的跟了上去。

  李冬低声道:“方区长,这次去美国两个月,我发现美国商场出售的商品很贵,但是卖得出奇的好,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他们有钱?”方区长有些懵。

  “有钱只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他们的消费习惯很多东西他们坏了根本就不修,直接就扔了,衣服也是一样,穿几次就丢进垃圾桶了。”

  李冬顿了顿:“美国人没有存钱的习惯,他们在购买大额商品时根本就不用现金,而是直接刷信用卡,但是信用卡花掉的钱总是要还的,美国人也心疼啊。”

  “您说要是我们华夏物美价廉的产品能够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人还不得高兴死?”

  方区长闻言却垂头丧气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咱们底子差,做出来的东西,美国人怕是瞧不上啊。”

  “唉,方区长您这就想差了,咱们的技术的确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可是那些不需要高科技的产品,比如晾衣架、碟子、餐刀、叉子这些咱们总是能做的吧?他们一个工人每小时十美金的工资,咱们呢?一天也就几块人民币,咱们的售价能压到他们的十分之一,物美价廉,还怕美国人不买账?”

  李冬说完,方区长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不过你刚刚说可惜?”

  “可惜,咱们形成不了规模啊,这些日常用品就是走量的,小打小闹的无法形成价格优势,怎么跟人家竞争?”李冬一滩双手,遗憾的道。

  方区长闻言痛心疾首道:“李总,你反应的情况实在是太及时了,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有这么多可以创汇的路子呢。”

  李冬心里暗笑,他这么说自然也是有私心的,现在国内私营企业还在蛰伏期,规模都很小,真正能够形成规模的往往都是国企,可就国企那混乱的管理,质量压根达不到国际标准。

  再过几年政策上就会放开对国企的保护,到时候倒闭的国企遍地都是,当地政府想要找人接手肯定要找信得过的。

  再加上李冬这次去美国已经把沃尔玛这些大型连锁超市的渠道摸得差不多了,等到政策上允许,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就可以直接越过经销商把货出口到美国。

  当然,现在还是要低调,毕竟社会上对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愈演愈烈,李冬可不想当那只出头鸟。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