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喜事。_重返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大河自豪的道。

  姚书记来了兴致:“那这次,李冬那小子准备出多少钱扩建学校?”

  “预算还不知道,要等县设计院的图纸出来才能知道,不过俺听冬子说,这回要修建图书室,还要建活动室、实验室,估计不比上回花得少。”

  姚书记暗自咋舌,两万块对于一个县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个人来说,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了,上回李冬掏钱建学校,就足够让他惊讶了。

  仅仅几个月之后,李冬又打算自掏腰包扩建学校,除了道德上的赞扬,姚书记更加好奇,李冬的钱是怎么赚来的。

  “李大河同志,据我所知,李冬今年应该还没满十八岁吧?”

  李大河点点头:“还差十几天。”

  不满十八岁,姚书记不由苦笑,自己这个年龄的时候还是个屁事不懂的愣头青呢。

  “既然你们不需要拨款,为什么教育局不批呢?”姚书记疑惑道。

  说起这个,李大河就憋屈:“姚书记,我也想知道啊,我今天在教育局跑了一天了,就是不给答复。”

  姚书记闻言,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

  “喂,刘局长吗?对,是我,我想问一下,老屋村扩建学校是自筹资金,为什么不给批复?”

  “姚书记,是这样的,老屋村建学校是自筹资金没错,可是我们教育局还是要负担新增教师的工资啊,这都快到年底了,我们教育局实在是没有经费了啊。”

  对于这个解释,姚书记当然知道是推托,不过也不能说人家就没有一点道理,毕竟作为县里的一把手,他自然清楚,这年头最难过的关,就是年关,特别是像教育局这种清水衙门,每到年底发工资都是四处筹措。

  姚书记有些尴尬的把情况跟李大河解释了一下。

  李大河有些气愤:“咱们村建学校那么多钱都自筹了,县里连教师的工资都不愿意承担,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姚书记不由暗自翻白眼,老屋村这是碰到了个仗义疏财的李冬,不然哪来的钱这么挥霍?可县里没有这号人物啊。

  “李大河同志,县里的情况实在是困难,这样吧,你先回去,我再想想办法。”

  李大河没有完成任务,自觉对不起乡亲们,耷拉着脑袋回到村里,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而另外一边,李冬家里却有了喜事,姐姐李秋梅这次回来,还带了一个年轻小伙。

  母亲张翠娥忍不住的上下打量着来人,直把这位看得浑身不自在。

  “这就是你那对象?不怎么样嘛。”李东则是偷偷跟姐姐吐槽。

  李秋梅一听就不乐意了:“哼,哪儿不好了?人家可是记者呢。”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