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换装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派还要凶残的屠杀中国人民,掠夺我们的财产,霸占我们的土地。你们愿意吗?”

  底下一片沉默,周纯麟把帽子戴好说:“一个帽徽,戴在我们的头顶,表现的是中国军队的抗战决心,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宽广胸怀和高超的智慧。换个帽徽换不掉我们的革命理想,只能换来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我们将带着中国军人的骄傲,名正言顺地开赴前线,打击侵略者,保卫老百姓,建立根据地。”

  与此同时各部主官也都亲自出面在各个部队展开说服工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也深入到基层讲明改编的意义,统一换装的必要,要求战士们服从大局,拿出换装不换心的智慧和勇气,绝不改变自己的革命理想。并以身作则,戴着军帽出行,这股抵触情绪才慢慢化解。

  6月7日上午,张掖市中心宏伟的镇远楼迎来了一群国军将领,西路军干部陪同顾长官一行忙里偷闲参观名胜古迹。镇远楼主体工程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近似于西安钟鼓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

  陪同参观的民主政府副主席、张掖知名人士李元逢介绍着该楼的历史典故,该楼建于明朝,四百三十年间屡经战火,不断修茸,才保持了历史原貌,为让她长久伫立,张掖文物保护委员会决定平时关闭,逢节庆开放,以避免人为损坏。

  众人顺马道登上高台,但见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汇聚于此,街边商铺林立,旗牌招展,行人如织、秩序井然。顾祝同连连点头对熊国炳说:张掖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如今更加繁盛了,你们治理的不错。旁边的张掖参议会副议长宋成德说,清末民初,天灾人祸不断,马家穆斯林进驻更是砸骨吸髓、民不聊生,斯文扫地、工商颓败。幸得西路军到此,减免税收、修路搭桥,开辟集市、方便交易,维持秩序、打击屑小,方始得工商恢复、市场繁荣,百业兴旺,经济渐隆。此皆托西路军之福。

  张冲问道:“此间赋税如何?”

  “二十税一,等同于无。”

  “没有赋税,张掖民主政府如何运转?”

  李元逢说:“老朽等家业无恙,自给有余,受西路军爱国爱民政策感召,义务参政,并不取分毫薪水,军队代行警察事,教师等均由社会捐助,由教育发展委员会登记公布,参议会审核。城市建设、修桥铺路、医疗卫生等先由西路军后勤部代为承担。因此,政府几乎没有支出,正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之策。待秋收后,物资充裕,民众殷实再逐步收取合理税收,回报社会。”

  张冲问陈昌浩:“贵部即将远去,破财贴工,何须如此?”

  陈昌浩说:“驻军一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