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国际友人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响和地下党的邀请来到西安。

  等待进入陕北时,发生了西安事变,每天晚上在张学良的司令部进行40分钟的英语广播,向外界传递事态的发展和各方的努力、取得的进展,使她一夜间成了一个国际人物,并永久地被贴上了中国共产党的辩护人的标签。

  但她极不负责任地把周恩来与蒋介石、宋子文秘密会谈的消息公开,给双方造成很大被动,在上海期间也因草率、自以为是给党的地下工作带来严重损失,引起上海方面极度不满。

  1月底,她获准进入陕北根据地,与李德、马海德等国际友人住在一起,频繁地与中央领导接触,历史上她在延安呆了7个月,做了大量采访宣传工作,向世界介绍这只坚强的革命力量,创办图书馆,召唤国际友人、医生来延安、为八路军募捐。

  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国工作十二年,为红军、八路军的生存发展做过巨大贡献,和许多中共领导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国际友人,陈海松是发自内心表示感激的。但陈海松对她最大的不满意就是她把西方人的豪放、随意带进了延安,让许多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的革命者很反感,交谊舞的传入、吴光伟的出现甚至引发了陕北第一家庭的感情破裂,给了野心家康生以可乘之机。

  陈海松真的不希望因为这么一件观念冲突的小事引起患难夫妻的反目,成为伟人身上的瑕疵。所以发挥穿越者的先天优势,在二月中旬建议请史沫特莱和吴光伟来张掖,避免他在延安大搞新生活运动。中央当时也急于推动张掖民主政府工作被国人接受,所以把有能力自由穿越封锁线、充满工作热情的史沫特莱女士等人派来张掖。

  张掖迥异于陕北的革命形势,良好的生活条件,美丽的自然环境以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极大地吸引了她,在成功地进行了张掖地区民主参议会成立大会、张掖地区民主政府选举大会,民主政府成立大会,各个发展委员会的施政报告会的采访报道后,没有跟随中央宣传部的同志回去,而是主动留在张掖进行深入采访。采访期间她和陈昌浩、徐向前、李卓然、王树声、曾传六、熊国炳等人深入交谈,终于弄明白西路军的历史,远征的艰难历程和难以理解的逆转,对张掖有序的建设发展、部队的正规化建设的推动者那个神秘的陈海松充满好奇。

  知道陈海松正在执行一次艰巨任务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后,她突发奇想坚决要求由一名西路军政治部的女干部陪同亲自走一遍西征路。陈昌浩、李卓然指示红九军敌工部女副部长吴仲廉作陪、独立师女兵营长郭春莲带两名女兵沿途保护。

  三月下旬一行六人骑马出发,利用她外国记者的身份一起回到靖远渡口,开始了重走西征路的采访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