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六十二章 紧急召见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伏罗希洛夫元帅对总书记同志急切地邀请陈海松来指挥苏军作战很不认同,他认真地分析过陈海松所指挥的所有战役,都是利用地形、利用暗夜、利用敌后部队发动偷袭在运动战中取得的,没有一次是机械化大兵团正面攻防作战,而他的游击战术已经被日军熟练使用。

  他认为陈海松的军事才华产生自古老腐朽的东方,带有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烙印,充斥着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投机性,缺乏无产阶级军队应有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只适合在落后贫弱的以劫掠为目的的中*队身上才有效果,并不适合高度现代化的苏联军队。

  前线的挫败是兵力火力没有达成三倍以上优势而造成的,与指挥没有直接关系,要说有不足就是对后方的防卫过于轻视,对日军特战队的限制缺乏有效打击手段,软弱的蒙古人民军没有成为苏军的坚强辅助兵力,他希望派出五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三个坦克旅、三个装甲旅、三个重炮团和1000架飞机,不少于三个师的内卫部队组成新的蒙古集团军,由布琼尼元帅亲自指挥,建立起强大的进攻集群和后方防守集群,与日本法西斯再决雌雄。

  斯大林虽然伤病缠身又遭受噩耗打击,精神疲倦,可神智还是清楚的,他对伏罗希洛夫的分析并不接受,认为日军在与八路军作战中提高了战术水平,与海参崴作战时有了明显变化,立足于防守导致苏军产生掌控着战场优势的虚幻认识,放松了自身的防卫,被敌机械化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其实早在后方物资空军基地遇袭时,就应该做出必要防范。

  陈海松上次的电报里就指出特战行动不可能对战局产生根本性影响。其发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随后的正面行动消除火力威胁、断绝敌方物资弹药等作战要素,我们上一次注意了所以打退了法西斯的进攻,可这一次我们以为自己占据了绝对优势。放弃了这个基本原则导致了全面的失利,由此可见陈海松对日军战术很熟悉。有能力破解苏军无法应对的法西斯的偷袭行动,用他是很有必要的,他在与日军作战中没有失利过,所以为了胜利需要他的指导。

  日军特战队是在索契第一次现身给伟大苏联的安全和形象带来严重损害,此后这支部队在华北多次参加行动给八路军野战部队造成严重损害,陈海松一直希望铲除这支恶魔部队,现在恶魔们跑到蒙古撒野。相信陈海松和他的特种兵大队会有兴趣前来除魔的。

  已经56岁的布琼尼是一个传统的骑兵将领,他的辉煌是在新生的苏联与白卫军战斗期间,他的骑兵集团成为苏军战无不胜的象征,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进入和平时期以后。他和他的骑兵部队越来越被边缘化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