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四章 弱国的顾虑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恩来的意思蒋先生听明白了,国际上中国不再孤立,国内拥有了可以满足作战需要的军工生产能力,中国并不惧怕其切断外援,具备了和苏联争夺蒙古实际控制权的底气。

  身在大后方的他整天得到的都是某处作战不利、某处引发民乱、某处水灾旱灾、某处施工停顿、某处勘探无果、某处遭受轰炸、某处壮丁逃亡等不良消息,几乎没有中国实力增长的切身感受,不像*前方战线稳固、后方安定、农工商快速发展形成的强烈自信心。

  蒋先生羡慕呀!陈海松这小子一贯眼光独到,切入点出乎意料,占据的河西、河套、山西、关中原本都是贫穷不堪之地,转眼间成了主要产粮区,偏偏还有煤铁、石油,上千万的国内外难民不但没有成为累赘反倒成了农业、工业、军工的建设大军。从周恩来的言语中他感受到了*人越来越厚的底蕴、铿锵前进的步伐、挑战列强的强烈愿望。

  两年的励精图治他们有了国民政府望洋兴叹的实力,陈海松在沿海的一系列军事经济动作彰显出快速发展的八路军已非*可比,现在又盯上几乎被国民政府无奈放弃的蒙古,长期滞留绥远的神秘重型部队做好了出征准备,看来大同战役就是为这次蒙古行动进行预演。

  谋后而动决胜千里,这样的布局和准备少不了陈海松的筹划参与。看来他们并不是只在嘴上喊喊给政府添添堵,是真想借机拿下蒙古的。收复离散国土何等荣耀,蒋先生一下来了兴致。“*的思想转变和实际努力蒋某很高兴,你们应该是有收复计划的,给我说说。”

  周先生看出来蒋先生对此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心里踏实了一些。作为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政治家蒋先生肯定不愿背负昏庸无能、丧权辱国的骂名。过去之所以一再退让确实有很多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全面抗战爆发出的血性和顽强才是他的真实性格,他和他的集团一样不甘心国家积贫积弱、毫无尊严、受人歧视,缺少的是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具体方法。

  同样有着民族主义倾向的周恩来早已胸有成竹,陈海松的计划正在一步步付诸实施,他要借助国民政府的名义和*的军力实现在蒙古问题上的国共合作,达成实际控制蒙古的初步计划。善于沟通的他开始作出分析:“委座以为日苏交战。谁的胜算更大一些?”

  这可真不好说,两个工业化强国都有着庞大的现代军事实力,都把中*队打得狼狈不堪,大多数中国人对他们是厌恶却又恐惧的,蒋先生也不例外。“这个,远东战役双方打成了平手,日本人似乎更加英勇善战一些。不过苏联拥有更多重型装备。谁都占不了上风。”

  “如果日本关东军战败会怎样?蒙古会面临怎样的外部形势?”

  “那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