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二章 无人领取的勋章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形势的渐趋稳定让蒋先生颇感后悔,早知道日本人已是强弩之末怎么也不会把陈海松放在江浙党国中心区去掌管军政,原本以为13军会将八路军第七战区的主力消耗在浙赣线,可这些无能的家伙打*挺凶,碰到陈海松竟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实在能力低劣。

  不仅让陈海松在江浙皖赣粤站稳脚跟,还把防区扩大到海边和湘赣边界地区,不仅收编了三万多*溃兵还改编了五六万地方保安部队,统一组成八路军领导的第三战区十数万人的海陆空军,扩张之快、控制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估计延安的毛先生也想不到。

  他不得不承认陈海松是个战略谋划大师,今天的一切其实在去年、前年就开始运作了,他赖以掌控战场形势的特战队,赖以夺取制空权的飞虎师,赖以在地面争夺中不落下风的野战师,赖以创办现代工业的科研技术人员早在抗战前的张掖就已经组建训练。庐山上第一次见他也提醒*依此去做,可惜自己疏忽了,武汉再次相见他还是要求*这样做,当时头绪太多又疏忽了,九江第三次见面时他强烈请求*做出改变,自己做了武汉却丢了。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他似乎对国民政府失去了信心刻意地回避来见自己,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做着布局,海军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应该都是在第七战区创建的,跟随飞虎师去的华南,在那里经历了实战和训练。现在竟然拿下了沿海三座海港。

  出访欧美,又是道义上的支持又是商业上的资助,消除了误解加深了战略联系,获得了大量援助。可谓是成果巨大,购买生产设备的建议的确收到了,可自己希望尽快武装*打场胜仗所以买了武器弹药,这有什么错?他也许认为自己目光短浅,使用华侨募捐和缴获的鬼子资金通过民间渠道自己买来了数万吨的工业设备,竟然能顺利地登陆上岸。

  现在军事上立于不败之地。感情上赢得了江浙闽粤当地民众的支持,工业基地有矿山、有设备、有技术工人、有工程部队,短短两年时间他悄无声息地积蓄力量、培养技术兵种和科学技术人员的超前布局终于凸显出成效,以强大的实力稳固住了第三战区。

  是个能人,可他是*的能人,这样的能人能救党国于一时,却在每次出手相救之后蚕食着党国的基业和未来,黄珍吾的哭诉、浙江省党部主委罗霞天的控诉,苏皖浙闽粤许多乡绅富豪的哀求让他不忍。他很想把陈海松调到身边来,能用则是党国之幸。不能用就让他和张学良作伴谈些风花雪月、老死蓬蒿。可理智告诉他陈海松绝不是张学良,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不会束手待毙、任人宰割的,就他那身手、他那杀周佛海于无形的帐下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