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九章 应运而生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跟在希特勒身后的陈海松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不是被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吓住,而是明白自己没有资格享受这样的隆重迎接,这样的场面他前世里在影视资料里见过、震惊过、羡慕过,也替他们悲哀过,这种近似于疯狂的个人崇拜中国也发生过,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幸!

  当一个近乎绝望、深陷于民族耻辱、战乱饥荒重重灾难当中的民族从一个团体、一个领袖的承诺中获得生的希望时,一无所有、茫然失措的民众不会过多考虑生存以外的问题,通常会毫不犹豫地响应抗争的呼唤、执行极端的政策,忘我地跟随着领袖挑战一切。レm思路客レ

  随着一次次胜利,人们相信通过他们的领袖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善国家的生存环境、提高民族的悲惨命运,于是这种信任就会转化成为盲目地崇拜,形成更加强大的民族力量,助长了领袖内心更大的政治追求,做出超出本国力量、不切实际甚至于是错误的决策,把民族的能量、国家的财力物力、民众的热情误导到有害的方面,严重透支出。

  这或许是有长期封建传统国家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的通病,缺乏自信、缺乏参政意识和能力的人们通常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伟人的身上,虔诚地服从于万能的、永远正确的民族救星,国家、民族、个人都将在他的引领下披荆斩棘摆脱苦难,走向一个有一个胜利。

  看看世界近代史上的苏联、德国、r本、中国都有过类似的问题。根源就在于他们都是刚刚推翻封建制度,而封建思想依然扎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民众mnzh思想的缺乏、社会政治体制中制约力量的薄弱让它获得滋生的温床。而英国、法国、美国这些mnzh政治比较成熟、资本主义历史比较长久的国家虽然意志不易统一,却很少出现**dci的政治局面。

  一个国家在他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的确需要一个挺身而出的硬汉顺应历史的需要,组成坚强的领导,用有力的政策凝聚起民族的力量、整合出国家的实力,战胜凶恶的敌人、面临的困难,希特勒正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善于把握机会、有系统的理论和政治权谋、系统地内外政策满足社会各阶层心理需要实际需要,强有力地政策执行力的狂人。

  在两个小时的会面里。对中国抱有好感的希特勒深情地回忆了当初流落维也纳街头时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对他的慷慨资助,德国经济振兴时期中国各种矿产资源对军工企业发展的重要贡献,盛赞同样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是德国可以信赖的朋友,中国人是仅次于雅利安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是德国反抗英法为首的西方殖民国家残暴统治的坚强同盟军。

  提到英法给予德国人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