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二章 算计飞虎师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是20多架,第二次30多架,第三次40多架,我们不断扩大机群数量,人家回回都比咱们多。

  如此算下来,对方仅仅战斗机就在百架以上,实力之强规模之大绝非第一飞行团可以抗衡,我们之所以没有被击垮是他们并没有将我们一举摧毁的意思,似乎在练习与陆军的配合。战场上看他们的地空联络畅通,甚至有前出的观察哨,及时赶到战区对地面提供保护。

  我们自己很清楚自己的实力,第三次整补实力不及战争初期的一半,大部分飞机是从国内各处搜集来的退业练用机,有空中优势的九七式不到战斗机的一半,飞行员一多半也是临时征集的航校新飞行员退役老飞行员,合练了两个多月打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飞虎师是一支迅速成长的可怕部队,不是他的飞行员技术有多好、飞机有多先进,而是他一直以来积极主动的作战精神、敢打敢拼善于学习吸收对手长处的战场表现、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空中独特的战术组合表明他们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取得空中优势的强烈追求。

  这样的对手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加上特战部队不断地为他们提供装备他们敢于作战不吝惜损失,通过实战摔打部队只会越来越强,他们不同于国民党军队空军,开战之初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等人在淞沪战场给我们制造了极大的麻烦,可是不到半年优秀飞行员、进口飞机消耗完了,空军真的成了空军,中国各个前线的天空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身影。

  空军是现代化技术兵种,装备结构复杂、保养难度大、虽然威力巨大没有高额的经济投入、人员的长时间的培训是难以成军的。航空兵是建立在飞行人员、场务人员、辅助人员的高知识、高技能基础上的,否则飞机就无法通过随时保养、及时维修保持稳定战斗力。正因为如此,空军一直是工业发达、军制健全的西方国家的专利,放眼整个亚洲也只有帝国有能力制造价格昂贵的飞机、培训要求严格、种类繁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供养耗费惊人的航空兵队伍,油料、飞机、人员的投入绝不是落后的农业化国家能够承受的。

  中国虽然是面积人口大国,却不是工业、经济、教育的强国,军队以陆军为主,陆军以轻装备为主,自己无法制造飞机、没有自己的炼油工业,也就没有建立空产业和飞行培训机制,倒是张作霖、陈济棠等地方军阀花钱购买建立了初级的空军部队,基础脆弱。

  蒋介石坐收渔翁之利,收编了张作霖的飞行人员、陈济棠的空军装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军部队。购买了数百架老旧飞机以为可以抗衡皇军。结果在皇军打击下很快损失殆尽。现在全靠苏俄飞行员使用苏俄飞机支撑。基本退在湖南、湖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