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四章 强大的防线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路军不愿意这样僵持,森田大队长也不愿意这样耗着,南云少将命令自己半小时攻下第一道战壕这都一刻钟了地面进攻被阻,支援火力被压制,自己大队也就千把人跟八路军拼消耗可耗不起,要加大进攻兵力,重点突破,他观察发现公路北侧地势平坦,守军并不多。

  他命令被优势火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五六门火炮、掷弹筒的鬼子前进出发阵地上的炮兵,转移阵地与后方的山炮大队一起对着北侧阵地开始重点轰炸,把三四中队长叫来命令他们出击,回合后让一中队牵制二营阵地,集中三个中队从三营阵地上突进去。

  三营的防区比较靠北远离公路受到的攻击较小,反击也就不太猛烈,森田就把突击重点放在了三营阵地上。两个中队长得到命令立即率部沿着一二中队蹚出来的线路杀了过来。

  后方的团部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立即命令悄悄转移了阵地的炮群向3号地区进行火力覆盖,3号地区就是北侧阵地前沿200米区域,正是三四中队向前运动的区域。

  一时间不同距离方位的12门杀伤半径超过十米的75山炮、24门杀伤半径7米以上的81迫击炮、18具杀伤半径也有4、5米的掷弹筒把大大小小的弹丸倾泻在3号地区,弯着腰低头奔跑的鬼子兵可惨了,或被气流抛起、推倒,或被弹片击伤,鬼哭狼嚎建制全乱。

  一战以后各**队奉行火力至上主义。形成炮兵攻击步兵占领的作战思想大力强化炮兵。火炮得到了很大发展。105、150、180甚至于240mm口径的重炮普遍列装,重量减轻、机动性、操作性、射程、精度、杀伤力大幅度提高,作战方式也因之而发生重大改变。

  日本军队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发展,中队有掷弹筒、大队有炮小队、联队有炮兵中队、旅团有炮兵大队、师团有炮兵联队,作战时还要配属独立炮兵大队、重炮旅团等炮兵部队。这样的火力编制在普遍落后的亚洲其他国家军队面前无疑是强大的存在,缺乏竞争、遥遥领先的局面使日本人陶醉在自己的优势里停止了追赶世界军事变革的脚步。

  而中**队辛亥革命以后陷于内战漩涡,越打越穷,火炮编制越来越少。北洋六镇一个师还有24门山炮12门野炮,到抗战前期许多中央军的德械师也仅有一个六门制的山炮连或迫击炮连,团以下单位几乎没有压制火力,碰到火力凶猛的日本陆军确实难以抵挡。

  九一八、热河事变、长城抗战到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一次次凭借着火力取得胜利让日军建立起自信心,觉得仅凭现有编制火力就能击败中国,满足于一战时期装备的武器,因此在与苏军交战中吃了大亏,却受制于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