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三章 战术检讨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聂荣臻坚定地的态度、明确的要求无疑让所有晋察冀军区的干部们jng神受到震动,小五台山上与刘钢争辩的理由全被聂荣臻逐条驳斥,一个个陷入深思当中。レm思路客レ

  刘钢作为负责作战指挥的军事领导很清楚军区的实力,在他看来军区现有的兵力火力远远超过平型关时八路军全军的实力,那时装备与**相仿,既有外线突击、预设伏击也有层层阵地阻击,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陈海松宽阔的战略视野和层层剥皮似的削弱敌火力战术,抵达平型关下的鬼子已经成了待宰的羔羊,没有飞机、重炮,连弹药粮食都无法保障。

  现在军区经过多次整补拥有四个主力师、十几个dl团,火炮数百门、机枪近千挺,全部r械装备。他一直希望在军区部队中展开正规化整军,形成几支像晋绥三师那样能攻善守的合成化部队,可惜连续的人员调整和频繁的作战让他的计划停留在构想上。

  他当初是一心想跟张振宇去论能力水平的陈海松第七战区的,是在张振宇的命令和聂总的挽留下勉强留下的。聂总对他很信任,放手让他按照八路军条令条例整编部队、组织训练、制定作战计划,可计划总是到了旅、团两级不能顺利完整的执行。

  几名新任部队主官都是从其他部队调过来的红军勇将,长征时期都是军、师级领导,而他只是西路军总部一局的营级参谋,年龄、资历差了不少,即便他是陈海松所欣赏并重点培养的年轻将领。在同样注重出身、资历的八路军部队里还是被一定程度的轻视。

  加上山地游击战各部高度分散。军区只是提供指导xng意见。具体的训练编制、战术选择、出战时机由部队主官把握,习惯了游击战术的旅、团长们忙于巩固山区根据地、收集生存物资、发展地方武装,并没有主动进行大兵团正规化训练、合成化作战的jng力和构想。

  r常作战很少超过营级规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兵团诸兵种协同的战役指挥水平的提高,以致在作战中相对保守、用兵谨慎、兵力火力投入不足,营连级别的攻防战术还算熟练,团以上兵力的使用相当生疏,缺乏战役准备与实施的组织经验。

  他多次向聂总提出组织军区主力对在根据地横行的混成第二旅团的围歼作战。做事谨慎的聂总考虑到部队调整变化较大,来自115师、120师、总部的各级主官尚在熟悉部队、地形、敌情、根据地情况,部队新兵较多缺乏大战经验,希望能够再巩固一段时间。

  直到关中战役、洛阳战役拉空了晋北地区r军兵力,聂总和贺总集中晋察冀、晋西北两大军区的主力发起了大同战役,全歼了阿部规秀重创了26师团,迎来了整编整训的大好时机,可晋北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