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格局大变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徐州小组的电报获悉,早有准备的一师师长刘震、三师师长温玉成在张震的协调指挥下集中地面火力在战地上空布下密集火网,给低速薄皮却低空嚣张的独立飞行大队以毁灭性打击,5架战斗机、10架轰炸机坠毁。

  失去空中掩护的第四、十混成旅团都是以地方守备为目的编成的防守型兵团只有五个步兵大队一个山野炮大队,兵员六千出头、重装备削减很多,野战攻坚能力不足,加之前期已经遭受损失,两部合兵一处不足万人,前出十公里即遭到三师两个团的顽强阻击。

  三师师长温玉成是江西兴国人。比陈海松还小一岁,却早一年参加革命。一直在中央苏区战斗,任红五军团骑兵政委,长征进入川西与第四方面军会师,五军团编入右路军跟随四方面军行动,36年北上跟随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高台战役激战两昼夜腿部负伤力竭被俘。

  马家军原本是不留重伤员的,好在他的两个部下一直左右架着他被押到了杜家堡,幸运的是在杜家堡被陈海松救出,因为伤重无法行走一直在养伤,直到张掖整编才回到部队担任独立旅营教导员,跟随陈海松参加了平型关、晋北、晋绥、平津等战役,表现优异。

  陈海松发现他虽是政工干部却更适合军事指挥安排在晋察冀军区当团长,张振宇奉命南下他被抽调来到第七战区,参与华东多次战役,扩编后来到新六军当师长。

  有先知优势的陈海松对这些前世里赫赫有名战将十分欣赏,不拘一格提拔重用,把很多老资格军政素质一般的干部调到总部机关或者根据地工作,集中培训后放手让这些青年人在抗日战场上挥洒自己的天赋与激情,加之部队扩充太快也给这些名将创造了发挥的空间。

  结果新六军除了军长傅秋涛32岁以外全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政委郑维山24岁、参谋长张震25岁,一师师长刘震24岁、二师师长吴信泉27岁、三师师长温玉成24岁。年轻人善于接受新思想,敢想敢干,部队精干充满朝气,发展很快,陈海松却因此受到指责。好在中央对他充分信任,这些年轻人也争气,战果不断捷报频传无形中堵住了许多人的嘴,**接手华东军区、叶挺掌管第七战区继续信任重用这些干部,他们也遵从陈海松的指示加强政治理论和军事理论的学习、结合实际不断反思总结,军政素质稳步提升。

  三师与军部驻在睢宁,傅秋涛、郑维山、张震接到刘震、钟伟的请战电报大加赞赏,一边向华东军区和八路军总部汇报,一面制定全歼窑湾地区四个步兵大队的作战计划。

  战机稍纵即逝,傅秋涛不等总部指示即派三师驰援截住敌人回撤路线。三师此时正在休整驻地分散,温玉成接到命令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