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六章 可怕的判断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官比我幸运,他的对手是人员不整、装备较差的贺龙。而且地处平原,对方很难依托地形伏击。可山东形势就恶劣多了,在这里经营了一年多根基已成,部队都是朱毛红军幸存的精华骨干,意志顽强、作风凶悍。

  虽然该部也是扩充很快的部队,但整体实力随着严格挑选、刻苦训练、改善装备反而有所增强,历次作战中其体能、射击、投弹、刺杀等单兵技术不输于皇军,两个月来12军下属各部队都跟八路军部队交了手,对方的游击战运动战让各部损失很大战果有限。

  若不是皇军拥有空中、火力优势,立足都成问题,现在的僵持局面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以现有的军力、火力能确保运输线和中心城市的安全算是幸运的了,继续进攻损失会更大。”

  小林浅三郎少将今年才48岁,属于狂热的少壮派,陆大毕业后因为军事理论深厚一直在国内军校中担任教官,参与大本营的战略研讨屡有建树,被饭田贞固请到近卫师团任参谋长,作风稳健、细致严谨、朴素勤勉,成为饭田的得力幕僚,带到12军晋升少将参谋长。

  之前他在参与对华作战计划制定中并不了解奄奄一息的力量,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庞大虚弱的国民政府身上,和其他少壮派军官一样从骨子里蔑视古老腐朽的中国,渴望从富饶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获取日本帝国的生存资料和扩张空间,六个月灭亡中国就是他的判断。

  随着战事的推进,也似乎验证了他的推断,在不动用关东军的情况下,十几个师团三十余万兵力、一半的航空兵、三分之一的海军就拿下了整个华北、华东精华地区,中国方面损失数百万人、丢失百万领土、耗光了全部的战争储备依然无力阻挡皇军胜利的步伐。

  可八路军的平型关亮相、陈海松的出现无疑开始改变中日战争格局,包括他在内急于结束战争的大本营忽视了这股力量的存在,依然固执地向南向西用兵,等于是替他们赶跑了国民政府和军队。陈海松出马指挥华中、华南的跟皇军死拼,拖住了皇军主力给了他们一年多的发展时间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打下了坚实稳固的根据地,获得了足够的物质储备。可怕的是这是一只有着光荣传统和崇高理想的军队,有着完全不同于国民党军队的建军思想、作战原则、练兵方法,战略战术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完全抓住了皇军兵力不足的弱点紧盯着运输线消耗皇军壮大自己,关中山西战役后俨然已经成了无法撼动的华北霸主。

  他颇为惭愧地说:“我们都小瞧了迅速成长的八路军,以为他们是中国陆军中次于德械师的二、三流地方军阀部队,事实证明他们比德械师更有战斗力、进取心和战斗的。

  这支部队有严明的纪律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