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俄国爱国同盟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袍给我们提供了取暖的皮衣、物资,虽然我们丢失了500吨黄金却大部分安然抵达伊尔库茨克

  可惜历尽千难万险穿越整个西伯利亚得到的却是背叛,法国将军热南指挥的远东武装、盖达指挥的捷克军团、谢苗诺夫指挥的哥萨克武装为了换取自己平安离开俄国出卖了高尔察克和俄国临时政府,把执政官和内阁总理佩佩利亚耶夫亢当成筹码交给了布尔什维克

  契卡把最高执政官和总理审问了两周无法让两人归顺工农政权,莫斯科下达了镇压命令,我们眼看着他俩和十几位公爵、将军被押到安加拉河的冰窟窿前执政官很坦然没有什么愤怒和忧伤,依然那样高贵优雅,拒绝蒙住双眼,要求给一把凳子吸一支烟

  我们不知道那短短的五分钟里执政官想了什么、袅袅的青烟中我们只是感到蜷缩在椅子里的他很疲惫、他为俄罗斯的自由民主付出了全部,可四分五裂的抵抗组织、愚蠢自私的贵族首领让他的心血付诸东流随着烟头落进雪地枪声随之响起,他们的遗体被扔进冰窟窿

  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这些高尔察克上将的部下当时的心情,我们痛恨,痛恨俄罗斯土地上所有的政治派别、所有的互相攻击、互相出卖的军队,从此对俄罗斯失去了希望

  当时白卫军要撤离远东、布尔什维克力量有限,漏洞很多我们这些厌倦了飘泊、厌倦了争斗、厌倦了政治的幸存者穿越了原始森林赶到赤塔,挤上火车跑到了哈尔滨”

  “你们此后是如何生活的?十几万俄罗斯人生活在满洲不会成为内部隐患吗?”

  “辛亥**前的1896年为了修建中东铁路,俄罗斯人就开始在黑龙江以南地区生活了,满洲里、海拉尔、扎兰屯、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长春、四平、大连都是随着铁路的修建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最早的居民都是俄国人,最多时整个满洲达到30多万俄国**后我们这些逃难来的陆续也有十几万,只不过后来张作霖与苏俄政府联合,中东铁路双方共管打击白俄,很多人担心被遣送回去离开了满洲,南下上海辗转去了北美欧洲

  我却不知道自己国外的亲属的联系方式,也没有什么积蓄,只好留在满洲,与一个上校的遗孀一起生活,先是在铁路公司谋职后来进了警察局当嘱托,皇军来了继续当嘱托

  至于这十几万人,我认为他们都是厌恶国内政权,却又无力反抗的逃避者,35年苏联为了讨好帝国把中东铁路北段转让给了满洲国,允许数万铁路职工、家属返回苏联,可是很快个别人又跑了回来,他们受到严厉的审查有些经理工程师还被送进了集中营、工作艰苦生活条件很糟糕、没有人身自由,让对他们充满羡慕渴望着下一批回国的人打消了念头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