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七章 转折关头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w/w\w..陈海松的主动认错和语气的改变让场面平和了许多,张闻天对陈海松的叙述提出疑问:“从苏联回来的同志经历过三十年代初期苏联工业化快增长时期恶劣的生活水平,定量配发的黑面包、洋芋令大家食不果腹,可对一个准备为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牺牲的热血青年来说艰苦的环境又算得了什么?大家不是依然斗志昂扬、精神愉快、干劲冲天吗?

  没有拼命的精神哪里会有革命的胜利,非要把物质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建设社会主义那共产主义理想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建成,苏联的经验说明可以在贫穷的农业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再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经济,逐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嘛”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副总书记说的对,艰苦奋斗是革命者的本色,我们其实也是在这样做,张掖、酒泉、包头、鄂尔多斯各处工业基地都在倡导这种精神,各个根据地也都在奉行这种吃苦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特殊历史时期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一种精神不是革命的目的,为劳动者提供必须的生活资料、为指战员提供充足的补给不是可以好地完成建设和作战的任务吗?最小说百度搜索“小说”

  从你的话中我能感觉到很多同志对革命的阶段性认识不足,急于打碎旧的制度建立起崭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较短时间的奋斗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对?”

  “这样不好吗?”张闻天冷冷地说

  “好可我认为这不可能社会制度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基础上的,农业社会对应封建制度、工业社会对应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我只能想象他比资本主义社会还要发达、还要先进、还要富裕、还要自由民主、科学昌盛

  在封建制度要崩溃还没有崩溃、资本主义制度要建立还没有建立的中国我们拿什么在短时间里堆积起这些共产主义的要素?所以我说我们有愿望有追求一定要有耐心、有实事求是的观点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有具体的目标来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理想

  首先通过细致的宣传教育发动民众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和根深蒂固的农村宗法制度的压迫、通过政策剥夺地主、富农对大部分土地的占有解决社会的不公和广泛的贫穷,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生产上来,壮大产业工人的队伍,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普及民主科学的思想,从根本上瓦解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就这个过程没有二十年时间都不可能完成

  其次在封建制度瓦解以后、建立起种类齐全的、所有制形式多样的工业、商业体系,我们还将面临社会主义改造的繁重任务慢慢摸索出保持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产业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