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新三国论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师训练不足、技术有限、油料、弹药严重缺乏,短时间内无法出战

  包头兵工厂虽然恢复生产可受原材料影响产能有限,主要生产毛瑟系列武器弹药满足需要为根据地换取发展资金,临泽兵工厂式装备尚在验证阶段,离大规模装备最少还有两年,兴隆兵工厂、桦甸兵工厂以轻武器弹药生产为主,仅能满足本战区所需

  综上所述我军正在向好的方向积极变化,但还需要两年左右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陈海松同志认为我军借机控制战略要地、矿产资源地、检验我军现代化训练成果、扩大国内外的影响力、震慑国民党政府的任务已经完成,建议停止作战转入休整…

  他对部队的表现评价为基本满意,提出了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要求总部给出明确指导意见,各部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战斗中暴露出来的攻防战术、火力搭配、兵种配合等问题改进部队训练,提高基本技能,培训各级指挥员、严格落实我军作战条例的相关规定

  在当前装备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各军区成立晋绥三师这样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机动作战兵团进行合成化陆军的试验、培养合成化指挥员和技术兵种以现有步兵师为基础扩编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工兵营、反坦克营、辎重营等配属部队,兵力两万左右”

  “老总的意思是说八路军不再继续进攻了?日军的战斗力并不是太强嘛我军尚有余力再发动几场中等规模的进攻战役,这样战果、影响力会大,共产国际的任务也可以完成”

  “我想八路军是中国领导的革命武装,其作战与否、规模大小都应该根据战场形势来确定而不是为了满足其他团体的需要我军在国共日三家角逐中是实力最弱小的蜀国,国民政府是划江固守的东吴而日本帝国主义就是实力最强的曹魏

  为了防止被曹魏各个击破、蜀吴放弃成见联合拒曹,利用曹魏的骄狂在赤壁之战中重创强敌各方进入战略相持,各自发展自身的力量,为最终逐鹿中原进行物质准备蜀国之所以最早亡国,根源就在于诸葛亮不正视现实,以正统自居急于恢复汉室,凭着微弱的国力、有限的民力、兵力接连挑战强大的曹魏,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最终无节制的四方用兵导致国力虚耗、民怨四起,被钟会、邓艾一战底定正义必须有实力作保证

  曹魏以致后来篡权的司马氏在赤壁之战后放弃战略进攻,一面休养生息一面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破坏蜀吴联合,利用荆州归属造成两家反目,遂被一一攻破

  当今中日战局颇有三国争霸之势,最弱的蜀国如何生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是像诸葛亮那样被历史责任驱使着悲壮的首先死去,还是忍住内心正义的冲动、量力而行安心发展自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