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调动敌军2_浴火重生西路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麻起义之日起就是一只英勇善战、无所畏惧的英雄部队,但也是肃反扩大化的重灾区。

  尤其是张国焘担任领导人后,为了排除异己、树立个人绝对权威,许多鄂豫皖苏区的创始人、重要军政领导人都被罗织罪名,误杀错杀。

  保卫局权利凌驾在各级党委之上,一言不慎就会被撤职、处理或枪毙。

  白雀园更是令人颤栗的所在,对自己的战友之无情、手段之狠毒、理由之牵强骇人听闻,连许继慎、周维炯、曾中生、徐向前同志的妻子都被杀害。

  因各种莫须有罪名被杀害的军队、地方领导人近三千人,弄得人人自危。

  慢慢各级指挥员失去了独立思考和灵活多变战术运用的能力,完全按照上级部署来办。

  张国焘为人专制、飞扬跋扈,个人野心极大,但也算是有雄才大略,指挥部队转战鄂豫皖、转战陕南、转战四川,打的全是硬仗、大仗。

  动辄几万人强攻,好在部队执行命令坚决,手下悍将如云,像王树声、陈再道、王宏坤、陈锡联、许世友、孙玉清、陈海松、程世才、李先念、熊厚发、刘理运、郑维山、杜义德等能攻善守,战士作风顽强,硬是把红四方面军发展成十几万大军的主力部队。

  因此红四方面军各级将士对张主席是既怕又爱,很讨厌又很崇拜,非常矛盾。

  37年4、5月间陕北开展反张国焘路线,红四方面军许多干部不积极,有抵触,最后甚至发生许世友准备策动红四方面军部分将领打回四川的事件。此时看着部下们的表情,陈海松感觉到必须从思想上树立独立师敢打必胜的信心,建立起全方位把握战场形势思维模式,坚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形成以我为主、调动敌人、灵活机动的战术特点。

  参谋人员必须拥有独立的思考,各级指挥员必须有临机决断的勇气和能力。

  晚上的干部军事指挥培训刚好是一个机会。

  看大家除了担忧马步芳不上钩以外,没有什么补充的就说:“没有一定成功的计策,但有了计策就要实施,起码可以影响敌人的判断。

  然后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对敌误导,逐渐把敌人的思路引到我们的思路上来,关键是自己的计策要真的能打动敌人,让他觉得这样做效果最好。

  我们这些参谋人员不仅要盯着地图,还要关注地图以外敌人的动向和他们的愿望、矛盾,我们才好加以利用。

  你们说是不是呀。”

  布置电台把那份电文以马家军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马元海的名义发出去。指挥部里的参谋马上开始针对这封电报可能出现的变化制定各种预案。

  陈海松来到政治部保卫科找来科长宋建平和干事赵奇瑞,问了一下城里边是否有敌特活动情况,两人均表示目前没有发现。

  张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