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彼岸故事_地球文明升级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山的力量和热能有时让脚下的山峰剧烈地颤动,隆隆的声音被海水传播到远处,并交替形成回声。这时,月光照射在海面上,向这块沉没的大陆投下几缕白色的淡淡光芒……这便是地球,另一个地球的海洋深处。”

  对一颗以液态水为主的行星来说,海洋中所能获取的信息是地面的数倍,派去附近海底的先遣队发回消息,信息处还待在稳定舱内,就开始了对这颗星球的复杂计算。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稀疏平常。

  除了更加清澈的天空,更清新的空气,以及重力变化引起的某种身体不适外,没什么特别地方。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主物质地球的国际单位制中,1秒是指未受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探索队在海底也找到了极为稀有的铯矿。

  科学家们分离出铯单质,并且努力制造了近乎于绝对零度和零磁场的苛刻条件,顺利计算出了这颗星球的铯-133辐射周期。

  “是地球的187分之1……”

  “比预计还要糟糕透顶的比例啊。”

  “那边的一个月相当于这颗地球过去了15.36年……”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衰老速度并不会因为时间的相对流逝而变快,每位远征军成员能感受到的,依旧是接近百年的真实人生。”

  第一批远征军,除了少数管理层是30岁以上的壮年和中年人以外,其余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18岁左右的青年人。

  他们要在这里停留“三到四个月”。

  若是按照四个月计算,等一位18岁少年回到地球时,他已然变成了79岁高龄的暮霭老者。

  即便主物质地球的医疗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突破,已经消灭了99.9%的疾病,但依旧无法组织细胞的衰老,细胞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次数增多而逐渐消亡,直到彻底消失。

  当端粒消失,细胞就不再具有分裂能力,器官随之衰竭,然后引发大范围的生命系统崩溃,最终导致自然死亡。

  这些都是写在了《远征手册》前几页的科学知识。

  每一位少年少女都带着与时间同归于尽的思想觉悟,他们选择了予文明以岁月,而非予岁月以文明。

  第一军团携带着大量基础建设物资,以及四万名经过严格训练的熟练工程师,计划在36小时内内建成供给六万人衣食住行的重要基地。

  有47%的设备因为重力差而或大或小的产生损坏,修理设备的难题首先摆在了第一军团眼前。

  12%的远征军成员出现了“重力病”,轻的只是觉得食欲不振,走路时不太能保持平衡,严重的出现了失语、昏迷和代谢功能失调等症状。

  医疗团队为此焦头烂额。

  更令人煎熬的是,穿越4小时候就不期而至的大雨,预计120mm的降雨量几乎将整片平原化为泥泞沼泽。

  大滩大滩珠水一片一片地在马蹄下展开还不够,快到两点钟的时候,天上的飞瀑倾泻而下,任何人想要显出所谓“风雨不倒“的修养,这是最好的机会了。

  在这种倾盆大雨下绝无掩蔽的地方,只好咬住牙任它淋。

  安全盔的沿上都成了沟渠,水好象屋边涨满了水的天沟一样,哗啦啦地往脖子后面直倒,运动鞋的漏网都成了水网,轮子一压下去,就溅起了很大的水花,机车就在这天上地下的两路大水的夹攻中奔跑着。

  小型卫星发射失败,又担心电磁通讯引起注意,只有靠它向第一军团的指挥部带回紧急消息。

  “我们在170公里外发现了一座城市!”

  请收藏:https://m.bqgt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